本课程面向60岁以上的老人,旨在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调养身心之道,助您化解烦忧、享受天伦之乐。
目的:“健”乃肌理之捷壮,“康”乃心性之安宁,皆源于养性。
架构:养在其肺腑,性在其仁德。
课时:十讲
一讲《儒学养性》
儒家思想的简介,以及儒家思想中关于养性内容的概述。
二讲《顺其自然》
讲述适应退休后的生活的方法:“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三讲《豁然开朗》
讲述保持开阔的心胸的方法:“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四讲《孝之天伦》
讲述老年人应如何保持家庭和睦:“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五讲《积善之家》
讲述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的方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六讲《书香门第》
讲述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白发离离似落雪,山海难衡父母情。”
七讲《家之谱牒》
讲述老年人保持良好家风的方法:“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八讲《博闻养寿》
讲述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方法:“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九讲《和和气气》
讲述老年人处理生活中不如意方法:“六十而耳顺。”
十讲《茶鲐松柏》
讲述著名长寿老人的故事:“伟哉骅骝世英物,祝公寿福逾堤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