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

2018-01-10 23:32:16.0


图文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

 

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是一种传统技艺。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老北京一种极普遍的传统住宅,也是古都风貌中独具特色的景。它不仅是一种砖瓦构建的居住形式,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北京的四合院的房屋建筑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地基、墙体、屋顶。各部位所使用的材料不同,营造方法也不一样。老北京传统四合院最大的特点是以木材做为房舍支撑物和骨架结构,这就大大减轻了四周墙体的负重量。而有些房屋不用砖石砌成隔断,采用了木制板壁和隔扇将间与间隔离,这种隔扇并不负重,只是为了使用上灵活方便。老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不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还十分符合《营造法》原理。在三大组成部分中,既权衡建筑物的比例,比重还保持了整体的平稳性与互衬性。并以严谨的布局、精细的做工、优美的造型来突出建筑体的壮观及典雅之风。

提到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结构,木材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老子》曰:“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累土成基意为根基实在,建筑物才能坚固。做为房屋顶部主要支撑物的柱子要立于地基之上,所用木材须粗实且抗腐力强。而传统的屋顶骨架主要是木质结构,分成柁、檩、椽、枋等几部分。柱子的作用是支撑大梁,梁是承负屋顶受力最大的横向骨架,又叫“柁”。因为它像横跨在两柱之间的一架桥梁,驮起上面很大力量而得其名。梁的造材很重要,料需粗实、坚硬、有韧性。讲究的人家多采用上乘的针叶树,如黄松、黄花松等木料。名人府弟用金丝楠者非为少数,平民四合院用榆槐木者甚多。为了适应北方夏天多雨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北京四合院的屋顶多为人字形,使其达到排水迅速,隔温保暖的作用。梁上有挂柱支撑二柁,三柁、上面又有檩子和椽子,木屋架成为一个阶梯形。屋顶铺上泥瓦后,从侧面看像似山峰。

 

 

在四合院建筑中,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一套完整的木结构制作工艺。为了使屋架牢固,匠师们采用了特殊方式将其各部位紧密联在一起。斗、拱、昂、枋就是最常见的物件之一,这些部件在木结构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斗是一尺见方形木块,分为斗耳、斗腰、斗底三段,类似古代量粮食的斗状。中间凿有方孔安放于柱子顶端。拱是安装在斗上的一两头跷曲似船形木方,即是一根长木方,通过斗和拱中心倾斜下垂,其作用是前可挑檐,后可挑梁。枋用来连接分散的斗拱,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可保持屋架的稳定。有了坚实牢固的柱、斗拱、昂、枋,梁才能承担起檩子及密集的木椽,使所有木屋架成为一个整体。

 

 

北京四合院建筑木结构的制作和使用,不但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更具有一种很高的艺术性。观赏那些青砖磨缝、雕梁画栋、飞檐斗山的四合院建筑制造工艺,处处都有一种诱人的魅力。

 

2011年5月23日,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