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
藏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民间工艺美术绚丽多彩,其工艺美术品绝大部分是金、银、铜、铁材料制作的,尤其是装饰部分更是以金银珠宝为主,这与其生活环境有关。藏族金属制品主要分为宗教法器、民族乐器、日用器皿、建筑装饰、绘画艺术五大类。吉祥八宝、曼陀罗、妙翅鸟、龙、凤、雄狮、圣兽、祥云、宝焰等等,也是常用的纹饰。无不显示出本地能工巧匠的娴熟技艺和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体现了藏族金属工艺美术的璀璨。
扎西吉彩是在西藏享有盛誉的金银铜器手工艺品牌。早在七世班禅丹白尼玛时期就建立了加工场地,那时专做寺庙用品。扎西吉彩悠久的历史和制作工艺的精湛,故该厂曾参加修建扎什伦布寺两座班禅灵塔工作,并参加了很多著名寺院如甘肃拉卜楞寺和山南桑耶寺、拉萨甘丹寺、青海塔尔寺、江孜白居寺等区内外寺庙维修和修复工程。
位于日喀则市南部的扎西吉彩,以金银器加工闻名,是西藏著名的手工艺之乡。在扎西吉彩,不仅可以看到各式腰刀、手镯、项链等,还能亲眼目睹一块粗糙的金属是如何在能工巧匠们手中,通过那世代相传的熔炼,敲打成精美、华贵的工艺品。来到推介会,即能体会到传统技艺的精练,感叹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看到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和生活的融合,打造出的各类小饰品。
藏族金属锻制工艺手工制作金银铜器的两个关键步骤主要是‘雕刻’和‘敲打’,这个银碗上的图案是先用铅笔勾勒,再按照铅笔画的线条雕刻出来,手工制作的亮点也在于此,图案精美、传神却不千篇一律。
“敲打”也并非一件易事,在器具成型的过程中,“敲打”要求工匠力度适当,并一直保持这个力度不停的敲打,一锤一敲打的过程中,一件件精美的器具诞生了。
由于精细的‘雕刻’和‘敲打’,扎西吉彩的产品非常受西藏百姓的喜爱,特别是藏历新年前夕,“银包木碗”和喝酥油茶用的银碗特别畅销,供不应求。
谈及藏族金属锻制工艺中藏刀的制作工艺,藏刀制作分为刀叶、刀柄两部分。锻造刀叶时,先要冶铁,然后将铁锻打并加钢成形、淬火。制作刀鞘,需经过卷形、焊接、描图与錾花、抛光与镀银等环节。其中,尤以描图与錾花技艺最为称绝。
金属锻造技艺不仅仅体现在“银包木碗”和藏刀的制作上,还广泛运用于寺庙、家居及配饰等。让人无不称奇。
藏族金属锻制工艺需要保护,需要传承,相信总有一天民族传统手工艺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并发扬光大。
2011年5月23日,藏族金属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