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整理网络资料
湖州羽毛扇,俗称“鸟毛扇”,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传统工艺品,与苏州团扇,杭州折线扇并誉为中国三大名扇。湖州羽毛扇发源地在湖州市中心城区,旧为吴兴。晋代时羽毛扇在当地已经流行,清代张燕昌的《羽扇谱》记载:“颜鲁公《石柱》记吴兴事,兼及姚苌雉尾扇,羽扇之擅名于吴兴矣。”据此,湖州制作羽扇的历史至晚始于唐已有1300多年历史。

湖州羽毛扇的特点是:毛片平薄,质软风柔,制工精致,造型美观,色彩雅致。因而被人们誉为“纳凉妙品”而名播于世。然而,羽毛非湖州特产,制羽扇为何独擅于湖?对此,清王延鼎在《杖扇新录》中作过详细的考证和说明:“禽羽枯而散,惟浙江湖郡骆驼桥下之水,上承苕溪,剽急厚重,浣羽其下则粘而不枯,光滑如缎,故羽扇独产于湖郡。”郑元庆《湖录》云:“羽毛外来之物,吾郡中溪水刷之则润泽而有光采,制亦精致,他处所罕见也。”

此外,湖州民间对羽毛扇的柔软润泽,还有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湖州城内骆驼桥堍卖汤团,用古桥下之水而煮,其味鲜美可口,生意兴隆。此后,制扇艺人也专取骆驼桥下的水来洗刷羽毛,洗后果然羽片色泽光亮,毛质柔韧,惹人喜爱。虽然只是神话,而湖州城内为苕溪所经,苕溪发源于天目山,水质佳却是真实的,故洗刷之羽毛会柔软而富有光泽。

羽扇独擅湖郡除水质好外,选料严格、制工精致更是关键。
湖州羽毛扇古时的制作之法,据《羽扇谱》记载,大体可分八大工序:
采羽。每岁二月往淮扬、直隶湖广,向猎者购各种羽毛,谓之羽客。其周礼羽人之遗意與。
选羽。作扇羽毛,择整齐洁净者为上,余充麤扇料,不甚贵也。
刷羽。时莫春,将所选羽毛付女红用汤洗去浮尘后,清水刷之,俗传用月湖水较鲜明。
染羽。以羽纯白者为上,染色次之,羽毛中惟天鹅、鸭、鸵等种可以染色。
造柄。柄有角、有木、有竹、有絷,金婆弄兪氏造角柄最精。夏秋后有貯之以權子母大者名八角,又名放龙皆龙,纹缕中以水银和铅屑填之,髣髴戧金遗制也。
成扇。取羽全者翦裁之,或不圜正择其色泽相类长短配合,近孙甫周所製为最。
缀氄。扇上有细氄是缀也,其法利刀破羽管,以鹤鹳大補小補等种尾下氄毛缀之,风致可爱。
饰绒。扇成之后饰綵绒,以章羽仪。有一扇一绒者,或二三绒者,绒色不一,隨扇浅深饰之。

可见,湖州羽毛扇向以选料讲究,工艺精巧、造型别致、风格独特而著称。制成一把羽扇,古时要经过八大工序,如今虽有所不同,但仍为手工操作。需经过选毛、出片、洗片、理片、缝片、接管、串毛、装柄、整形、装绒、绘画等十一道工序,整个工艺过程皆要求一丝不苟。

湖州羽毛扇既经济又实用,除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外,自古以来各种精制的羽毛扇成为尊贵身份、高雅气质的象征。历代帝王将相用羽扇作仪饰,以彰其尊贵;文人雅士执之,以显风流倜傥。具有见证古代文化的历史学、文化学的价值。同时作为艺术品,其纯天然的品质以及精致古朴的造型,都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并屡次展现在文艺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