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纸:纸中君子

2017-04-12 10:01:26.0



竹纸制作技艺是古老的汉族手工造纸技艺。四川省夹江县和浙江省富阳市的竹纸制作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技术,已经传承了两千余年。蔡伦发明造纸术时,使用树皮、废麻为原材料;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之后,从晋代开始,竹开始被作为一种新的造纸原料使用,中国的造纸术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竹纸与皮纸相对,是据造纸材料所划分的纸张种类。竹纸以竹为材,从唐代浣花笺和花帘纸到宋元各式宣纸,明代的宣德笺、洒金纸,以及清代数不胜数的纸张门类,众多门类里都不乏有以竹纸工艺为基础的纸张。

东汉“蔡侯纸”和“左伯纸”都以麻为材料制纸,但从晋代开始,用竹子造纸的技艺被开发出来。起初无法将竹纤维完全打碎,造出来的竹纸脆而易碎,且不易吸墨,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竹纸变得细腻柔韧,得到文人青睐。最终达到了所制纸张让“工书者”也喜爱不已的高质量程度。竹纸从此大行于世,在产量上渐渐超过皮纸、麻纸,成为中国纸业的重要品种。




在机器大生产出现之前的历史中,手工造纸技艺的世代传承,是竹纸制造业延绵不断的前提。就竹纸制作技艺的产生时间来说,欧洲制造竹纸的最早时间为19世纪,中国的竹纸制作技艺则比其早了千年左右,足可称得上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之一。




《天工开物》有云“南方竹贱之国”,盛产竹子的江浙一带和福建、四川等地,自然是适合生产竹纸的地方。自唐宋以来,江西连四纸、四川夹江纸、浙江富阳纸,此三种竹纸闻名全国。

“塞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这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夸赞澄心堂纸的词句。




竹纸特点以嫩竹为主料生产的夹江手工书画纸具有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等特点,被人们赞之曰“淡画不灰、淡泼浓、浓泼淡、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与安徽 宣纸齐名,曾被国画大师 张大千先生赞之为“国之二宝”。

手工竹纸技艺至今仍有流传,可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江西铅山连四纸、浙江富阳竹纸、四川夹江纸作坊始终依古法造纸,但竹纸传统制作工艺繁复,有些工序格外需要体力和耐心,在传承上,也是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