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镶嵌 传承技艺至美

2017-01-27 17:00:42.0

图文来源:部分源于网络


15岁入行漆艺的柏德元,与“漆活”打了一辈子交道。

他是清宫造办处第四代传人王珍大师的关门弟子。在师父的指导下,他不仅恢复了始于宋代后失传多年的金漆镶嵌“四大断”技艺,还研发出雕填类断纹产品,填补了国内漆器工艺的技术空白。

在北京工艺美术行业中,大家都评价他是“行业里的虫”——从学徒工做起,干过工会组长、生产班长、调度员、副厂长、厂长,直到今天成为北京金漆镶嵌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干遍了金漆镶嵌厂的所有岗位,熟知金漆镶嵌技艺的每一个细节流程。

如今,柏德元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把金漆镶嵌的技艺传承下去?如何将传统漆艺与现代理念相结合?



说起金漆镶嵌,年近古稀、背已微驼的柏德元总有说不完的话。

柏德元入行漆艺,其实是个美丽的事故。1962年,由于中考数学失利,成绩一直不错的柏德元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与高中、大学失之交臂。父亲让他自学一年再考,可他觉得,身为家中长子不能在家吃闲饭,于是,15岁的柏德元进了金漆镶嵌厂。

进入北京金漆镶嵌厂后,柏德元被分配到技术研究组当学徒工。“那可是大学美术系毕业生、工艺美校中专生才能进的高精尖部门,里面有很多手艺精湛的老师傅,都是当时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柏德元骄傲地向记者介绍说,他荣幸地拜在了当时厂里最有名气的王珍老师傅名下。

金漆镶嵌这门技艺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制作流程来看,一件金漆镶嵌产品可分为设计(包括胎型设计和纹样设计)、制作木胎、髹饰漆胎、装饰漆胎四个步骤。从工艺上讲,金漆镶嵌装饰漆胎里又包括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虎皮漆等多种工艺。

柏德元最初学的就是漆活,也就是学着怎样把一件木胎活,通过“一麻五灰十八遍”的技法,做成一件漆胎。不过,最让柏德元受益匪浅的,还是师傅教他的“四大断”工艺。“四大断”就是断纹工艺,是一种将漆器做旧的传统绝活。柏德元说:“想要漆胎平整很容易,但想让它出现断纹可不是容易的事。”

在柏德元看来,其实学习这些工艺绝活都不算难,最让他感到煎熬的是刚入厂时“被大漆咬”。“漆咬”是行内说法,就是初接触大漆后的皮肤过敏。柏德元回忆说,当时,最厉害的时候,手肿得像个大癞蛤蟆,还流黄水,吃饭拿不了筷子,脸全肿了,眉毛也掉光了,走路时两条腿只能叉着,晚上睡觉手上得套着棉袜子防止乱抓乱挠留疤,“那罪受得,现在想起来身上都觉着痒”。

接触大漆的工人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对大漆一点都不过敏,第二种是对大漆特别过敏必须调离岗位,前两种都是少部分人,而剩下的大部分人对大漆初接触时强烈过敏,可一旦扛过去就没事,而且还不留任何后遗症。柏德元就属于最后一种,16岁的他生生忍了半年,就这样扛过来了。“当时的想法就是决不能半途而废当懦夫。”柏德元说。

抱定“决不能半途而废”的决心,柏德元一头扎在漆活里,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说起北京金漆镶嵌厂,那可是大有来头。

我国漆器不仅有着8000年的悠久历史,而且产地众多。明清时期,漆器生产达到繁盛期,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有“漆作”。清末,漆器工艺流入民间,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漆器作坊。北京金漆镶嵌就是其中的一种,无论从师传系统、工艺技法,还是艺术风格,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