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站搜索】
建盏是汉族的传统名瓷,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在宋代是皇室的御用器具。因其产地为宋建宁府瓯[ōu]宁县(位于今福建省),又因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此称为建盏。
建盏之历史回顾
望不见春花,望不见红叶。海滨小茅屋,笼罩在秋暮。
建盏是黑瓷的代表,黑瓷也称天目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晚唐五代时,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和酱釉器的普通窑场,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到了宋代,崇尚斗茶之风,除了必需提供的优质茶叶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贡茶的宋廷重臣蔡襄在自己的著作《茶录》中记载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xié]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茶录》充分肯定了建盏的功用和独秀地位。
《茶录》问世后,斗茶文化推波助澜地在朝野传播,建盏中的优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文坛巨匠畅怀讴歌的极品,建窑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生产底足铭有“供御”、“进盏”的建盏进贡朝廷。
到了北宋晚期,精通茶艺的徽宗皇帝赵佶亲自撰写《大观茶论》,将斗茶推向顶峰。北宋末年后,淮河以北被金朝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狂热的斗茶风潮逐渐隐去其魅力四射的光芒。至元初,这座绝代名窑便湮灭在景色秀丽的闽北山丘陵中。
不过盛极一时的宋代斗茶艺术传到日本,经过吸收发展的抹茶道,能够很好地流传下来。优美而稀少的建盏长期以来是日本上层阶级珍藏的宝物,尤其在15世纪达到高潮。《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是建盏之无上神品,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第二重宝,五千匹绢,兔毫盏,三千匹绢。当今,优秀的建盏大都被日本收藏。仅存于世的3件曜变都被日本藏为国宝。油滴传世品也仅10余件,其中一件为日本国宝。我国没有一件完整的油滴,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的曜变被国际陶艺界公认为天下第一名碗并誉为陶瓷艺术的珠峰。
建盏之品种类型
莫等春风来,莫等春花开。雪间有春草,携君山里找。
从建窑看,主要有3大名品:兔毫、油滴和曜变。兔毫盏是建窑主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上分布着雨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类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窑当地鹧鸪鸟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被称为鹧鸪斑。曜变盏的典型特征就是圆环状的斑点周围有一层干涉膜,在强光照射下会呈现兰、黄、紫等不同色彩,并随观赏角色而变。而此次上拍的临宇山人珍藏便是其中的油滴盏。
从建盏看,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爲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爲实足(主要爲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沈。建盏分爲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
①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常见中、小型碗,偶见大型器。
②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此类碗大型器比例相对其他类碗较高,但成品率低,尤显名贵。中、小型器较常见。
③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爲圆饼状实足。
④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建盏的口沿釉层较薄,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