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求是网
原标题:《非遗扶贫:变“软实力”为“硬支撑”》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作出具体部署,为非遗扶贫打出“组合拳”: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搭建平台,支持电商企业等通过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方式,帮助销售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生产的传统工艺产品,形成扶贫就业、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的多赢格局。
激活内生动力
“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介绍,为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选取确定了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将带动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就业人员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比将达到30%以上。
“非遗扶贫能发挥脱贫攻坚中‘扶志’‘扶智’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认为,非遗扶贫增加手艺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增强文化自信,能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
升华实践经验
农忙时下地干活、侍弄庄稼,农闲时锯木雕花、制作乐器,新疆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加依村民族乐器制作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民族乐器制作产业让非遗活态传承,使村民每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
抱着娃、绣着花、挣着钱,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苗绣非遗传承人带领全州12.5万绣娘,把“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
一个个鲜活案例表明“非遗扶贫”不是概念,而是贫困地区发展致富的新路,非遗可以带动村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文化可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为推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落实落地,提高传承人群的传承实践能力和转化创新能力,全国共设立约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为老少边贫等地区振兴传统工艺,搭建资源整合和服务平台。新疆哈密建立和完善了231家合作社,成立了刺绣协会,接收订单1.7万余件,近千名绣娘参与订单制作,月平均增收1500元,手工艺者成为直接受益人。
“这次出台的两个文件,在原有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产业规律和非遗保护工作要求,在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发力,有新的思路和举措。”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高丙中注意到,非遗项目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怎样与当代审美和设计相结合、怎样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怎样生产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是广大非遗传承人面临的难题,也是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针对这些“痛点”,两个文件给出了解决办法:以面向面广量大、从业人员较多、有助于带动就业增收、培育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帮助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传统工艺工作站,引进有阵地、渠道和平台的知名电商企业和相关企业,采取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多种形式,扩大销售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产品;加大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在线下线上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服务脱贫攻坚大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是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央对三大攻坚战的要求非常清晰明确,就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稳打稳扎落实到位。“非遗+扶贫”就是文化部门落实中央要求的具体举措。
为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选取确定了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些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等。
“怎样能让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做得有效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陈岸瑛认为,两个文件提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取适于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传统工艺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和工作实际,采取政府投资、对口帮扶援建、合作共建等方式,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集中的传统工艺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空间,“文件指导得具体务实、很接非遗工作的地气,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
原文链接:http://www.qstheory.cn/economy/2018-07/27/c_1123185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