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微信已被全国各地的“雪景”刷屏了,近来几日,中东地区的很多省份都喜迎大雪,这也算是年末最美的一份礼物了,着实让其他地方的子民好生羡慕,连帝都也依旧是偶见雪花不见雪。
明日是小寒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听上去似乎半月之后的大寒会比小寒更冷一些,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小寒虽小,却不能小觑,因为小寒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自冬至后的十五天便是小寒,小寒节气因此是从二九中一直到四九的初始,其中就包含了酷寒三九。因此,小寒节气的后半段与大寒节气的前半段都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了。
所以,这个“最冷”究竟有多冷呢?古时有“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也有“一方黑照三方寒,黄河冰合鱼龙死。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今有……
另外,过了冬至,逐渐接近小寒节气,随着阳气上升,天亮渐早。或许这时候您会问了,小寒不是进入了一年最冷的时候吗?怎么又阳气上升了呢?
其实不仅小寒、大寒,小暑和大暑也是如此:阳升阴降导致小寒、大寒,阴升阳降导致小暑、大暑,阴寒阳热。寒入地越深,导致冰冻三尺;热入地越深,导致土润溽暑;寒便是阳升阴降的结果。因此,小寒、大寒是指,冬至后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的冰冻程度。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
雁就是鸿雁,大曰鸿,小曰雁。这里的“乡”并不读作xiāng,而应该是xiàng,“乡”即“向”,向导之义。古人说,雁之南北,皆随阳而动,性恶热。阳气渐升,雁将避热而回,向北飞之。
二候鹊始巢
鹊,喜鹊也。禽鸟普遍都是最早得知气候变化的物种,此时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有句成语叫做“鸠占鹊巢”,根本原因就是:喜鹊善为巢,筑巢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就窃居鹊巢。
而喜鹊为什么又总是与“春”联系在一起呢?“鹊”字左半边为“昔”,意指过去,又因喜鹊叫声“昔昔”然,意味着辞旧迎新,因而鹊迎春筑巢感知新年之气便就有了一番意味了。
三候雉始鸲
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鸲,雌雄之同鸣也,它们感于阳气而雌雄同鸣。
关于雉,我们之前也说到过,它善斗,勇武而宁死不屈,很有气节,古时的士因此“执雉”,彼此作为礼物相赠,雉扇也因此作为仪仗。
小寒民俗
腊祭
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本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腊祭”含意有三:一是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探梅
小寒时节,天气正冷,此时的梅花绝对是艳压群芳。也许是为了给蛰居的人们一个亲近自然的理由吧。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孤雅幽香,寒冬之中的人也为之清爽振奋。
冰戏
北方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
《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也有记载:“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
冬春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此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十二月节》·元稹
虽然天寒,总归难免让人不适,然而有个词叫做“否极泰来”,天时之运,不可言说。却有人将生命最燃烧的一刻定格在这“寒”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不悔,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