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丨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017-12-07 10:12:37.0


自小雪节气开始就盼着哪天能看到飘落的雪花,可如今快到了大雪节气,却丝毫不见落雪的迹象。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对这个冬天愈发得期待了,只因它尚未落雪。

 

在明日清晨06时32分35秒,大雪节气正式到来,在民间这也意味着进入的仲冬时节(其实,“冬天”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玄英”喔~)。其实无论是“小雪”还是“大雪”,说的都是这个时节天上落雪的可能性罢了,并非是指落雪量的多少,所以这只是一个概率,即便不下雪也没什么可奇怪的。这一点我们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可以看出:“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节气时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也更大了。


大雪三候


一候 鹖鴠不鸣



“鹖鴠”是什么呢?首先,这两字读作hé dàn;其实“鹖鴠”即“鹖旦”。在《礼记·坊记》中记载这是一种“夜鸣求旦之鸟”,到了晋朝时解释得更详细一些:这种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所以又称“寒号”。

 

在汉服中,武官戴的帽子就被称为“鶡冠”,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先来说一首诗:“鶡之为鸟,同群相为,畴类被侵,虽死不避。毛饰武士,兼厉以义。”说的是鹖鴠这种鸟是很仗义的,如果有同类被伤害,它们宁死也会救同伴。因此人们用它们的毛来装饰武士的帽子,为的就是激励出武士们的“义”。三国时期曹植的《鹖赋》中也写道:“体贞刚之烈性,亮金德之所辅,戴毛角之双立,扬玄黄之劲羽,甘沈殒而重辱,有节侠之仪矩。”

 

《吕氏春秋》中解释:“鹖鴠,山鸟,阳物也,是月阴胜,故不鸣也。”因此,有大雪之日鴠鸟不鸣的“候应”。最后说一句,这鹖鴠虽然也被称为“鸟”,但它并不是鸟,而是一种啮齿类动物,学名为鼯鼠。


二候 虎始交

 

 

古人说虎立秋始啸,仲冬始交。关于虎,古时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传说,例如“虎交而月晕”,意思是老虎交合之夜必月晕,只是不知是月晕的自然现象导致了虎交,还是虎交造成了月晕……另《广阳杂记》说猎人捕到一头孕虎,胞胎“如藕而三节,剖视有三子焉,方两寸许”,尾巴与身等长,眉目未具而爪牙先生。爪牙是老虎吃饭的家伙,所以尚在娘胎里时便蓄势待发。

 

虎是孤独的,总是千里孤行。或许这就是宿命吧,像所有的强者那样。只有家庭的责任能让它们暂时克制自己的骄傲。有人说虎搏物不过三跃,不中便舍之;伤重后,咆哮作声而去,鸣一声为一里,听其声便知远近;死时靠岩倚木,绝不僵仆在地。

 

悲壮而不失傲骨……


三候 荔挺出

 

 

此处的“荔”并非是指我们吃的水果“荔枝”。有人说这是一种兰花,其实也不全对,东汉郑玄解释“荔”为“马薤”,即《本草纲目》中的“蠡实”,因为马薤的根很硬,所以古人用它的根来做马刷。东汉许慎的《说文》也有:“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

 

而这种植物的花却是像极了兰花,明朝吴宽有诗描写此草:“薿薿叶如许,丰草名可当。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不为人所贵,独取其根长。为帚或为拂,用之材亦良。根长既入土,多种河岸傍。岸崩始不善,兰蕙亦寻常。”

 

与雪有关的诗,《江雪》必然是经典之作了: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无论这个世界多复杂,一场雪后,一切都会被遮盖,一切都变得简单。

 

燃起红泥小炉,温上一壶好酒,邀好友前来言欢,望着酒中泛起的泡沫,静待雪落的声音。

 

酒未温,雪未落,人已微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