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2016-12-02 19:46:40.0

 

      申遗非终点传承最重要

      12月1日,代表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终于申遗成功。在古代,农民们大致根据二十四节气确定播种、耕作、收获时间,甚至生活、养生等方方面面。而在现代,由“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文化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为此,记者采访多方市民,听听他们对于“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感受。

 

      “庄稼人的宝”

      对做惯了田里活的老庄稼汉而言,即便不识字,但“二十四节气”之歌一定是倒背如流的。曾几何时,这是农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据,“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12月1日,说到“二十四节气”,哪怕已经不做农活多年,但西联乡北梗村的村民王果鲜依然张口就来,“可以说以前我们农村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种田的,比如说到了春分了,天气好起来,我们就要抓紧时间播种,立秋前我们就要将晚稻插秧等等。这里面可都是活学问。”

 

 

 

      王果鲜现在已经搬到了城镇居住并且不再耕种,但“二十四节气”对于她生活还是有着丝丝缕缕的影响,作为曾严格按照“二十四节气”规划全年生产生活的她,到如今依然保留着曾经的习惯,“立秋了,就得贴秋膘,而在冬至这一天,我们全家一定得吃饺子。”

 

      东联乡的芮家学也同样是如此,“到白露穿秋衣秋裤,立秋要降火,大寒要吃御寒的食物……”说起养生常识,芮家学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只上了小学三年级,也不太懂现代养生的医学知识,但这些从“二十四节气”中衍生的知识经过祖辈的代代相传,到今天依然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极大的益处。

 

 

      “被渐渐忽视的节气文化”

      节气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源远流长,不过在现代社会,了解节气文化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12月1日,记者采访多位市民发现,了解节气文化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而年轻人已经对这一文化知之甚少,“现在要查天气有气象预报,‘二十四节气’太笼统了。”市民郑梦颖这样告诉记者。

 

      而另一位市民陈齐认为,虽然自己刚刚得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但自己还是了解得不多,勉强能磕磕巴巴地说出“二十四节气”,“因为申遗成功这事,一打开门户新闻都在推送这条消息,我看了之后的确发现,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忽视了太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陈齐告诉记者,自己的生活中多少也带有“二十四节气”影响的痕迹,“比方说到了冬至,我们家就吃羊肉吃饺子,现在想来,这也是节气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优秀文化当代代相传”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市气象台台长朱奇向记者介绍道,曾经在古代农业文明社会及中国近现代,“二十四节气”都是指导农业生产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标杆,但随着大气环境的变化以及现代气象学技术和设备的日渐成熟,“二十四节气”的指导功能也在逐渐减弱,“以立冬为例,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并不代表气象学真正意义上的立冬,两者还是有些许差异”。真正气象学意义上的立冬依据必须精确到每一度,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更大。而节气中以立冬当日为节点,稍显笼统。

 

      不过,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体系,“二十四节气”伴随中国的变迁一直延续到如今,早已不单单是气象学、农业生产生活上的指导标杆,对由古及今的中国人而言,“二十四节气”更多地渗入到了生活当中,成为日常起居不可分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人民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市诗词协会副会长陈诗兴告诉记者,自“二十四节气”诞生以来,由其已经衍生了无数的诗词、民俗、曲赋、对联、谚语、养生知识,更有与节令密切相关的节令民俗文化等等,“冬至饺子夏至面”、“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些已经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长卷上。此外,“直到现在,‘二十四节气’都依然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就从养生方面来讲,每个节气要根据其节令的特点来养生。总而言之,它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陈诗兴认为,目前“二十四节气”已经申遗成功,更要唤醒大家对其的保护意识,“希望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代代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