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珂丨君子之器 厚土之德

2017-01-18 14:00:57.0


近日前,崇学向善采访小组驱车九个小时,抵达了被誉为华夏第一都,并以钧瓷文化著称的河南省禹州市,去拜访一位钧瓷界的新星——王文珂。王文珂老师于1980年出生在神垕镇陶瓷世家,自幼受家庭的熏陶,2001年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门下学习手工成型(手拉坯)制作,在刘富安工作室从事手拉坯工作至2011年。2012年-2013年在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刘国安钧瓷厂从事手拉坯工作。

2013年王文珂老师在神垕镇创建小珂钧瓷坊。在2015年9月第四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获得金奖,随后在各大钧窑技艺展示大赛中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在2016年10月被聘为河南省收藏家协会文博城专委会艺术顾问。


图:采访小组到达神垕古镇


在刚刚抵达禹州市神垕镇时,在笔直的公路尽头,我们看到一面大石墙上书写着极其醒目的两个大字——“神垕”。神垕镇是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的钧瓷的发源地。或许是因为古镇的氛围,这面石墙突然让我们感受到了源于千年之前的厚重,众人无不心生慨叹:这才是延续了千年的历史,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对王文珂老师的采访。

到达目的地,一身蓝色布衣的王文珂老师早已在等候了。院落中有树有犬,再也平淡不过。进了客厅,除了会客的几把桌椅外,满眼都是瓷器,大大小小,有瓶有碗,井然有序地摆放在依墙而立的朱色木架上,竟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做泥活儿的地方。


图:王文珂老师家中的会客厅


几句略显拘谨的寒暄之后,王老师便向我们讲起了钧窑的历史:“钧窑是五大名窑中唯一有窑变的,这种窑变的美受到当时官廷的喜爱,北宋时期禹州钧台附近的窑专门为宫廷烧造御用品。因此稳重、温润、尊贵是宋钧的特点,宋钧在器型和釉色等方面的成就即使是现在也很难达到,所以现在的钧瓷行业都以宋钧为标杆。”

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了,对于真正的手艺人来说,每件作品都是唯一的,在创作时所需要的不仅是对不同器形和釉色创造出无数可能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生命和自然地体悟。“瓷器在中国是五行完美的结合,除了美学还有哲学的智慧。土之奉献,金之坚毅,木之正直,水之不争,火之纯粹;土决定了瓷的本质与品性,金是张扬美学的颜料,木是柴窑的燃料,水是土的伴侣,促进陶瓷成型和升华,火是瓷器成败的关键,决定瓷器独特的艺术性格。这五行恰恰又统一于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由王文珂老师入木三分的见地中我们终于明白,即使西方瓷器的质地再好,中华几代人心血所沉淀的神韵终究是西方科技无法取代和超越的。


图:王文珂老师展示手拉胚技艺


王老师平素里并不张扬,甚至让人感觉像泥土一样低沉,但当他为我们在作坊展示拉胚技艺的时候,完全判若两人:“我给你们拉一个碗,二十秒就可以!”那种踏实、自信和天地万物了然于胸的气场感染了每一个人。呼吸之间,一个大碗已跃然于王老师的手掌之上。忽然之间觉得这个半成品的碗就像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有缺点却不影响他精彩的人生,而非一个冷冰冰的物件。

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我们也体验了一番拉坯的感觉,足足五分钟,泥花飞溅终不能成形。没有经过长期的磨练,心不安,手不稳,自然无法成器。泥块在手中过了千百遍,这看似枯燥的过程却是最好的修炼。


图:王文珂老师的学生正在练习拉胚


“一个小碗要想拉好至少也要将近半年的时间,距离刘富安先生离世已经快十年了,好像昨天还在跟刘富安先生学习,今天我也有了自己的学生。”为了传承钧窑的制作手艺,在2008年王文珂老师开始授徒。回想起跟随刘富安先生学艺的日子,王老师的眼神显得很深邃:“刘富安先生教学生从来不会耳提面命,学手艺说得越多反而越学不会。”

王文珂老师与其恩师刘富安先生一样都很看重学生的悟性和慧根。他认为悟性是一个人成就高低的关键:“手艺虽然是在手上,但更多的是在内心和灵魂里面的东西。我们常说智慧,智是在行动上的,而慧却是内心真正的热爱和领悟力。‘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钧窑最大的特点,窑变不仅仅跟釉的配方有关,与人的心境也有很大关系。即使外界客观条件完全相同也不可能产生相同的窑变。”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就是常说的念力吧。


图:修胚所剩的泥屑


王老师所传承的这种柴烧方式,虽不及机器的精确性和可控性,但正是这种不可控创造了诸多神奇,也是在柴烧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木质、不同温度、不同泥土所产生的玄妙,无论是技艺还是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都是无价的。而对这商业化的时代,王文珂老师感慨万分:“我的恩师在瓷器上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种匠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教学上也从没有门户之见,他不在意身份地位,只为传授技艺,担起传承的重担。没有什么“机密”,因为“闭门造车”是无法在竞争中进步的,用来争抢的永远只有利益。”而现在很多人口中的“大师”几乎成为了贬义词,可以无关技艺,甚至可以无关德行,到底与什么相关呢?谁也说不清。

无论是王文珂老师入木三分的技艺,还是他谦和质朴的品性,都像极了他手中一块块的泥土。“土”的特性是敢于承担,虽然充满乡土味,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内敛和生命力,更有着历史传承的使命感。《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之德厚如土地,承载万物生长,若非如此,又如何承载当下的生活与文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