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小讲堂:“鲁”和“陕西”的由来

2018-03-29 09:47:56.0


周公旦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武王灭商二年后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 


这时候管叔、蔡叔鼓动起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想要一起叛周。当时起来响应的有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大小方国。对刚刚建立三年多的周朝来说,是个异常沉重的打击。


同时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


这同样也是诛心之言,毕竟成王年幼,周公当时在国内的声望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又正在执政,如果周公要篡位,不需要费吹灰之力,于是高层间有人对周公产生不满。


周公首先找到太公望、召公奭(shì)解释。三人同为老臣,都是武王很信任的臣子,相互之间也很是了解,太公和召公都对周公表示支持。


“鲁”和“陕西”的由来


在内部稳定之后,周公终于腾出手来东征叛军,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沿用周公初封地“鲁”称号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国土在今天山东的南部。


当时的天下还不是很稳定,周公旦和召公奭二人遂决定分陕而治。分陕而治是什么意思呢?先来说“陕”。


在《水经注》中,“陕”被说成是老陕州城一带,《括地志》则说指陕塬,也就是今天的三门峡陕县张汴塬。总之,这是一处地点。


当年周、召二公商定,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于“陕”这个地方,作为分界之处,称作“立柱为界”。周公、召公以“陕”为分界线,把周王朝的统治区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周公管理陕之东,召公管理陕之西,这就是今天陕西名字的由来。而这根石柱,也就是中国最早的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