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五日京兆竟何如

2019-01-18 09:25:16.0

杨恽因为不忿刘病已免了他的官职,赋闲在家的时候还常常私下议论刘病已,甚至说出了“不值得为这样的君主效命”这样的话,最终惨遭别人弹劾,被刘病已判了腰斩之罪。

可惜了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正人君子,最后却祸从口出,死于本不应该死的理由。

而杨恽的好友张敞,亦因为素来与他交好的关系,被那些妄图落井下石的人一起弹劾,上书刘病已说应该将张敞免官。

好在,刘病已一是惜才,二是他也不愿因为所谓的帝王颜面而无端地扩大追责面积,故而将那些弹劾张敞的奏章统统压了下来,不予回应。

所以,张敞能够在京兆尹一职上平安无虞,有刘病已的支持也是原因之一。

但是,就在这时,张敞自己却行差一步,差点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

当时,张敞吩咐了自己的一名叫絮舜的手下去办事,但是那个叫絮舜的人,口头上应下了此事,扭头却自回家睡觉去了。

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去办大人交代的事?”

絮舜说:“我已经给他办了够多的事情了,如今他最多也就当个五天的京官,我还给他办什么事?”

这絮舜想是见张敞极有可能因杨恽之事被弹劾免官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故而才生出了这般想法。


此事被张敞得知之后,真乃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立刻命手下将絮舜逮捕了起来,连日连夜地审讯,终于将其判了死罪并立刻执行。

临将絮舜押往刑场前,张敞还特意命人给絮舜递了一句话,说:“我这五天的京兆尹怎么样?冬天已经快过去了,但是你还能活命吗?”

汉朝时有一规定,那就是执行死刑这种事,只能在冬天解决。过了规定的日子,即使这人被判处死刑,也不能立刻执行,只得等到再进入冬天的时候。

张敞之所以让人日夜审讯絮舜并定了他的罪,就是为了赶在期限来临之前处死絮舜。

张敞想不到,絮舜被处死几天之后,正巧刘病已按例派遣使者到民间视察,絮舜的家人便拉着絮舜的尸体当街告了御状,说张敞冤杀了絮舜。

刘病已得知事情始末之后,却做了一个意外的反应——

他突然将前些日子那些拿杨恽之事弹劾张敞的上书翻了出来,召来廷尉于定国说:“这些上书压了些时日了,你先去把这些处理了。”

廷尉于定国其实是有些傻眼的,张敞如今除了杨恽之事以外,身上可还挂着另一件人命案子呢!若这两件加起来一并处置了,张敞几乎难逃一死,而刘病已如今却对另一件案子闭口不言,那只能说明刘病已还不想真的杀死张敞!

于定国摸准了刘病已的心思之后,便不再多说,应下了刘病已的吩咐便退下了。

随后,罢免官职的诏令下达给张敞,张敞到宫中交出了京兆尹的印绶,便连夜从宫阙之下逃走了。

而那些想要追责张敞冤杀絮舜的人,得知张敞竟已逃之夭夭,也只能将这件案子按下不表,只能等张敞被逮住了再说。


所以,张敞之幸,莫过于能被刘病已真的赏识和惜才吧!

那么,客观的说,刘病已这件事做的是对还是错呢?张敞,应不应该被定罪呢?

其实,在这件案子中,絮舜有两错:

一是失职。无论张敞还能做五天还是五十天的京兆尹,属于絮舜的职责他都应当去完成,而他却没有;

二是失德。据张敞后来说,他其实一直颇为欣赏絮舜,曾多次给予恩惠于他,平日里也有意让他多做事以提拔他升职,但是絮舜见张敞极有可能被免官,便“看人下菜碟”,实在称不上有德之举。

张敞惩治絮舜,于情于理,都是可以理解的。

而刘病已更是所有人中,最理解张敞处境和决定的人。为何?因为身为一国之君,怕是再没有人会比刘病已更看重“忠贞”二字。

如若絮舜不是张敞的手下,而是一国之将呢?若是一个将军在两军交战时,见己方不占任何优势,便选择了逃跑甚至是投敌,那时的结果,可不是絮舜少办了一两件案子的结果可相比的。

所以,刘病已才会理解张敞,大发慈心“包庇”张敞,令其逃亡。

甚至后来,因长安地区少了张敞的管理再次陷入了混乱时,刘病已又重新起用了张敞,与其并无半点嫌隙。

张敞也成为了少数处于漩涡中却能平安卒于任上的官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