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敞为长安京兆尹九年时间,能保得自身无虞,其实颇为不易。
因为京兆尹一职的特殊性,张敞虽办案秉公无私,但也会酌情留人一步,与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赵广汉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在长安这样的鱼龙混杂之地,有时候,你自己没做什么,却也会因为千丝万缕的关系被牵连进纷争。
公元前54年,张敞好友杨恽之死,便是一例。
说起杨恽,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说起杨恽的外祖父,则一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杨恽的外祖父,正是《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
而杨恽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将司马迁的《史记》发扬光大。
司马迁一生都未曾将《史记》的内容公开,多年之后,其外孙杨恽因其母亲司马英的缘故,得以拜读《史记》原文。
在将司马迁的《史记》翻来覆去地读过之后,杨恽清晰地看到了司马迁的笔墨穿透纸背、穿透时间与人生,揭露的本质与真理。
杨恽成年之后,已经是刘病已完全掌权的时候,杨恽见刘病已勤于政务,体恤庶民,觉得已是政治清明的时候,便将《史记》一书呈递给刘病已,司马迁那被尘封了许多年的《史记》才真正面世。
除了让司马迁的巨著成功面世以外,杨恽做的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揭发检举霍家谋反之事。
因为揭发霍家谋反之功,杨恽最后还得了刘病已嘉奖的爵位,再加之,杨恽才华匪浅,刘病已对他更是欣赏有加。
但在当时,杨恽在朝中的生存环境其实不比他的好友张敞好一些,因为这杨恽太喜欢揭发和检举别人了。
这杨恽竟是这样的小人吗?
当然不是。杨恽不仅不是小人,还是一位难得的铁骨铮铮、公正无私的人。
杨恽生母去世以后,他父亲杨敞续弦,杨恽的父亲和后母都相继去世之后,其后母留下了大笔遗产,按理来说这笔遗产可以由杨恽自己继承,但是杨恽不仅一分钱没拿,还将所有的钱都让给了杨恽后母的兄弟。
杨恽做出此举,他自己本身很有钱是原因之一。杨恽的父亲杨敞曾是汉朝的一任丞相,其家底自然与其外祖父司马迁担任太史公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杨恽本人不贪恋财物也是最大的原因。
而也许是血缘的关系,也许是受其外祖父司马迁的事迹的影响,杨恽对于朝廷内那些贪赃枉法、唯利是图很是厌恶,当别人选择视而不见、“独善其身”的时候,杨恽却敢公然与那些人、那些行为为敌,揭发、检举那些罪行。
也因此,杨恽在朝中树敌无数。
当时,有一名叫戴长乐的人本是刘病已在民间时的好友,刘病已登基后便将其提拔为太仆,但这戴长乐常常以此自夸,在他人面前泄露刘病已登基的过程,炫耀自己与当今陛下的关系,故而被杨恽检举。
结果这戴长乐还反参了杨恽一本,说杨恽“以主上为戏,语近悖逆”,将杨恽也一起拉下了监狱。
刘病已本就对臣子间互相踩踏的行为很是反感,但忍了许久,仍是因为不忍心惩罚二人,只将二人贬为了庶民。
谁知,杨恽被贬之后,整日拿着自己的钱四处游乐,对于自己看不惯的行为依旧该说的说、该骂的骂,最后,甚至连刘病已本人也逃不过被责骂的份儿。
杨恽怎么说的?
他说刘病已“是非不分,为这样的皇帝办事,有什么意义”!
杨恽之所以会这么说,想来还是因为其心中的傲气和怨气。在他看来,刘病已仅仅因为别人几句话便将他贬官,实为糊涂,对他不公。
杨恽不知道的是,当时廷尉审查之后,上报的结果是:杨恽平日的言行与戴长乐所控诉之罪已经基本无差了。而贬官之举,还是刘病已大发仁心之后做出的决定。
所以,当又有看不惯杨恽的人将杨恽责骂刘病已的话上告之后,刘病已这才真的怒了,竟直接将杨恽判处腰斩之刑!
杨恽死后,与杨恽交好的张敞则很快成了那些人施加报复的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