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官场倾轧 守业之难

2019-01-07 10:07:56.0

韩延寿与赵广汉,两人都曾担任过颍川郡的太守,且前后脚地抵达长安担任京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轨迹太过相似了。

但更令人惊讶的是,主张“德治”的韩延寿与大行“法治”之风的赵广汉,两人明明如此不同,韩延寿却像是复刻了赵广汉的人生结局一样,最后也殒命于京官的任上。

起初,他的职业生涯还是挺顺利的。

韩延寿抵达长安后,曾有一年多的时间以“无为”为主,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的属官害怕他没有政绩可以应付左冯翊的试用考核,急得头上直冒汗。

过了试用期,那些属官再也按捺不住,好不容易劝得韩延寿出了门巡查各县、劝勉农桑,途中还出了一个意外。

当时,韩延寿巡行至长安治下的高陵县,行至路中,突然被俩亲兄弟拦下,原来是他们二人竟因为分地的问题吵了起来,互不相让。

这兄弟二人本想让韩延寿主持公道,哪曾想,说完之后,竟见韩延寿的神情变得极度哀伤,似是遭遇了什么重大的打击。只听韩延寿说道:

“我有幸得此职位,本以为可以做一郡的表率,宣明教化,但如今百姓中有骨肉互相诉讼、为了一点土地吵红了眼,既有伤风化,又让所有长吏、三老蒙羞。

我这左冯翊当得不称职,这便回去引咎辞职吧!”

说罢,韩延寿便真的扭头就回去了,一头扎进了居住的传舍里去,再不肯见人,只说“正在闭门思过”。

一天过后,谁也不知韩延寿究竟在做什么,这可急坏了当地的令丞、三老们,他们纷纷亲自前去自认处罚,那俩亲兄弟也懊悔羞愧不已,双双剃了头发前去认罪,都说愿意把田转让对方,至死不敢再因为争利而伤了兄弟亲情。

韩延寿这才转忧为喜,开门请他们入内,为他们置备了酒食,并且把此事告诉乡内的官署们以用来规劝肯于悔过从善的百姓。

此事之后,韩延寿之声誉几乎传遍了长安二十四县,人们想起这位楷模,总不忍心欺辱他的一番好意和至诚之心,不愿再生争端和诉讼。百姓和洽,相互勉励,不敢违法。

但是,眼看着韩延寿在长安的事业刚有起色,声名远播,他却突然遭到了当时的御史大夫萧望之的弹劾。

御史大夫,职责便是监察百官。那么,萧望之为何会弹劾韩延寿呢?


原来,是有人暗中向萧望之举报,韩延寿在东郡任太守时曾私自发放官钱一千多万。

一千多万可不是小数目,武帝时,丞相公孙贺之所以被入狱,不也是因为其儿子公孙敬声擅自挪用军饷一千多万而被牵连吗?

正好有御史在东郡查办公事,萧望之便让他一并察问此事。

因为尚且未立案,这便是暗中调查了。但是不巧的是,调查一事很快被韩延寿知道了。

韩延寿得知此事之后,想出的应对之策却是:查考萧望之任长安左冯翊时发散一百多万官钱的事情。

没错,上一任长安左冯翊正是萧望之。萧望之升任为御史大夫之后,左冯翊之职便由韩延寿继任。

或许是在交接工作时发现过账目有些不对,故而韩延寿认定萧望之自己必然也有不法之处,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与当初赵广汉所用的办法简直是不谋而合。

韩延寿急于得到萧望之的罪证,抓到曾担任萧望之助手的一个小吏便严加审讯,那小吏不堪拷打询问,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曾与萧望之狼狈为奸,贪污官钱。

紧接着,韩延寿便把拷打得来的“证词”直接递交给了刘病已,抢在萧望之弹劾他之前。

那么,萧望之怎么应对的呢?


萧望之没有急于为自己争辩,而是向刘病已说:“臣的职责是监察全国官员,听到事情不敢不查问,现下正查证韩延寿挪用官钱是否属实,却被韩延寿阻挠了。”

是黑是白,不能只听信这两人之言,刘病已便下令派人分别追查韩延寿和萧望之的事情。

最后的结果是,韩延寿弹劾萧望之之事根本没有所谓的“罪证”,而韩延寿那边,却被查出他在东郡时,曾取用官府的铜制器物铸成刀剑,还用官府的钱帛私自雇小吏为其服役,在诸如举办“乡射”等礼仪的过程中又被发现多有僭越之处,被弹劾之罪状基本属实。

于是,被刘病已厌恶的韩延寿,又被群臣公卿弹劾“构陷大臣、欲以解罪、狡猾不道”,因与赵广汉一样的“不道”之罪,最终被刘病已判处死刑。

历史再次重演。韩延寿被判死刑时,长安数千吏民前去相送,老少们扶着车毂争相为他送上酒炙,因为韩延寿之死而涕泪横流、悲伤不已。

因为韩延寿生前政绩优异,太得民心,人们便再次将他的死视为刘病已的污点,更甚至猜测是萧望之因为妒忌韩延寿担任左冯翊期间政绩比他的更加优异,故而才因妒生恨,陷害韩延寿。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萧望之所查韩延寿之事一定属实。

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若韩延寿身正影直,还能慌不择路般急于先找到萧望之的把柄来阻拦萧望之吗?

所以,萧望之弹劾韩延寿是出于嫉妒,这种话并无几分可信的基础。


也有人说了,开国皇帝刘邦在知道陈平收受贿赂之后,不也依然重用陈平吗?因为挪用官钱、僭越等理由而杀死韩延寿这样一位治民有方的官,刘病已在用人上比之高祖刘邦,未免差得远了些。

但若我们细细来看,我们便可以发现,真正致韩延寿于死地的原因,应是他弹劾萧望之之事。

若韩延寿所言属实倒也不为过,但韩延寿急于求证,对人证屈打成招,实在有失公道。

这样互相构陷的行为若不严惩,刘病已何以让群臣臣服?

正所谓守业更比创业难,高祖刘邦争夺天下时,与项羽斗争的方阵之一便是人才任用,而刘病已治理天下、巩固统治,重点却不在于人才之多,而在于吏治之清明。

如今刘病已的朝堂之中,能人志士并不少,但有才之人常自傲,今日这个不服那个了,明日那个又与这个有了矛盾,为了让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和谐而高效地运转起来且造福社稷,赏罚分明也是刘病已必须践行的真理。

只可惜韩延寿至死仍在交代他的子孙“以后万不可再入朝为官”,或许他至死都没有明白他错在了哪里。

一步不慎,满盘皆输,为人处世,还需得谨言慎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