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主汉武帝曾说过:“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人固当死,慎毋敢佞。”
如今,权臣霍光也如同他曾经效忠的汉武帝一样,敌不过生老病死,萧萧然走下了政治舞台,无论他曾有多么放不下这片江山,放不下那份权力。
时间没有为任何一个人特意停留,无数新人也开始逐渐登上政治舞台。第一个展露风采的,是在霍光权势之下蛰伏了六年的刘病已。
不得不说,刘病已的隐忍是正确的,无需经历多么大的冲突,霍光甫一去世,他便可以顺利执掌江山。
这位从监狱中长大又生长于民间的皇帝,在他的执政中,表现出的最突出的优点便是:了解民间疾苦,长于用人和吏治。
比如,刘病已认为,地方官直接关系到朝廷政策的实施和百姓的生活,所以,刘病已下诏提高地方官的官阶和俸禄,对于吏治优异者给予黄金奖励,甚至还可封为关内侯,提高了对地方官的待遇,自然也可以激励地方官更好地履行职责。
再比如,曾经因为汉武帝庙乐一事而被下狱的夏侯胜、黄霸两人,于公元前70年被刘病已从监狱中放出,还重新得以重用。尤其是对夏侯胜,刘病已很是重视,还对他说:“请您不要忌讳从前的事情,知无不言,朕得您的相助乃是大幸。”
在选拔、任用官员以及吏治上,刘病已很有心得,且处理得游刃有余。于是乎,在史书中记载,汉朝的好官,属刘病已执政之后的时间最多。
在这段时间内,涌现出无数被后人称赞的良吏,几可称为这段时间内最耀眼的风采。
在无数能人贤才之中,最先陪着刘病已在政坛上大展身手的,是被称为“汉朝四大宰相之一”的魏相。
关于魏相,我们需得先讲讲他的“前尘往事”。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的时候,魏相曾在茂陵担任县令,而魏相掌管茂陵当地治安的期间,最出名的便是其严明的吏治。
有一次,御史大夫桑弘羊的某一门客来到茂陵,谎称桑弘羊随后也会抵达,想要借此收取一些好处,态度蛮横,还因为一县丞没有及时谒见将人绑了起来。此事被魏相知道后,魏相怀疑其中有鬼,将其逮捕 ,经过彻查,确认该门客系冒充桑弘羊之名义。定罪之后,魏相直接将其按律处死,手起刀落,毫不犹豫。
如此痛快利落地处理完了一个案子,魏相立刻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其精明严苛的风格也传了出去。事后,魏相被提升为河南太守,秉持其一贯的吏治严明的风格,令当地的豪强好不畏惧,平民百姓却无不拍手称快。
但是,就是因为魏相出了名的严苛,为他自己引来不小的麻烦。
丞相田千秋去世后,他的儿子被任命为洛阳的武库令,成为魏相的下属官员。但是田千秋这个儿子听说魏相治郡严厉,担心时间长了会受责罚,就自己主动辞去了官职。
魏相听说此事之后,连忙派手下想将田千秋的这个儿子召回来,结果,人家却坚决不愿回去。由此也大概能猜出,魏相当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该有多么可怖,竟能让别人连官儿都不敢当了。
对此,魏相也很无奈,他还没做什么,田千秋的儿子便跑了,此时若传到中央去,上面会怎么看待他?指不准就认为他趋炎附势,看丞相田千秋去世了便苛待他的儿子。
事实证明,魏相的担心是没错的。田千秋的儿子跑回长安的事情被霍光得知,霍光便认定是魏相为人浅薄,不能礼遇已逝丞相的儿子。不妙的是,正巧这时有人见魏相处境堪忧,便拿出当年魏相斩杀桑弘羊门客一事弹劾魏相,指责其滥杀。
霍光持刑严苛,我们也曾说过。在魏相一事上,霍光最后的处置是将其投入监狱,交给廷尉审查处置。
但是,魏相刚刚被关押,就有人为他求情了。
为他求情的,不是什么达官权贵,而是两三千的河南戍卒还有一万多河南当地的老弱百姓。
那些为魏相求情的官兵甚至说,他们自愿在军队多服役一年,来赎太守魏相的罪。
在如田千秋的儿子这样的人眼里,魏相是一位“可怖”的人,但在那么多普通官兵和百姓的眼里,魏相却是首屈一指的好官。所以,魏相为人为官的品性德行,我想已经不用怀疑。
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那田千秋的儿子之所以认为魏相“可怖”,只怕还是自己心中有鬼,才会害怕魏相这样的人做他的上司,最后落荒而逃了吧。
幸运的是,魏相在监狱中待了一个冬天便碰上朝廷的大赦令被释放。不幸的是,被释放之后,魏相重又被任命为茂陵县令,打拼了多年,却“一朝回到解放前”。
此次之后,丙吉还特意嘱咐他,以后行事要慎重,修养自身的才能。
于是,魏相便收敛了些以前的威严,重新开始摸爬滚打,以期今后会被重用。
后来,刘病已登基,听闻魏相的才能,将其拔擢为大司马,后又升任为御史大夫。
而魏相被刘病已重用之后,为刘病已完成了一件大事,正是因为此事,奠定了魏相今后的政治地位,使他成为与刘病已多年配合无间的良吏之一,成为被人称誉的“汉朝四大宰相之一”。
这件事便是刘病已亲政之后的第一要事——拔除霍家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