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伊尹放太甲 霍光欲废帝

2018-12-13 10:17:36.0

刘贺,年十九,五岁时继承父亲的昌邑王位并前往封地生活,除了吃喝玩乐,文武方面均不见有何突出优点。

就是这样一个游离在权力游戏中心之外的人,突然接到了天上掉的馅饼,到了京都长安,做了汉朝第九位皇帝。

但是没过几日,支持他上位的霍光就深为忧懑,对于拥立刘贺为帝一事后悔莫及。

为什么?因为刘贺“太不听话了”!

刘贺抵达长安的那一天,朝廷派人到郊外迎接,并且让刘贺换乘了皇帝才能乘坐的御车进城。

即将到达长安广明、东都门的时候,随行的昌邑国郎中令龚遂说:“按照礼仪,奔丧的人看到国都便应该痛哭,前面就是长安外郭的东门了。”意即刘贺可以准备哭丧了。

刘贺却说:“我喉咙痛,哭不了。”

好吧,离城门还有一段距离,龚遂决定再等等。

当快到城门脚下时,龚遂再次提醒刘贺,刘贺却仍旧找借口推辞,此时,龚遂已经很无奈了。

进城之后,眼看着已经快到未央宫的东阙了,龚遂又一次提醒刘贺,刘贺方才怏怏地回复了一句“好吧”,而后才依照礼仪哭拜。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刘贺对于进京当皇帝这件事,心态似乎很稳。当初汉文帝刘恒被迎进长安时,远比他谦虚和谨慎。

刘贺这般我行我素,让龚遂这样用心良苦的臣子惴惴不安,生怕刘贺仍旧像从前在昌邑国内时一样放纵自己、不知分寸。

事实证明,龚遂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刘贺登基后,立刻将原昌邑国的官吏全部征召到长安,还破格提拔了很多人。

而早在来到长安前,就曾有一位叫王吉的人向刘贺进谏,说:“孝武皇帝离开人世时,将天下和幼弱孤儿托付给大将军,大将军辅佐幼主,发布政令,让国家得以平安无事。如今皇上去世,大将军最终选择了大王,其仁厚的胸怀岂有限量!

希望大王今后可以依靠大将军,尊敬大将军,国家政事全听从大将军的安排,垂衣拱手地坐在皇位上即可。大王万不可忘记臣这番话!”

王吉说出这番话,是有原因的。昭帝刘弗陵乃是刘彻亲命的皇位继承人,成年后都不得亲政,国家政事仍由霍光做主,而刘贺在京中没有任何根基,刚开始自然是“以不变应万变”,如文帝登基前一样小心谨慎些为好。

但显然,刘贺并没有将王吉的话放在心上,甫一登基便任用了很多昌邑国的旧臣,对朝中旧臣的态度冷淡疏远,其中也包括霍光在内。

刘贺还将原昌邑国的国相安乐任命为长乐宫的卫尉,长乐宫是太后的居所,而长乐卫尉是俸禄两千石的、负责长乐宫安全的最高官职之一。初登基便将触手伸到了上官太后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身边,刘贺也太胆大了些。

除此之外,在其他的事情上,刘贺的表现也不能令人满意。

这天,龚遂见到安乐,哭着对他说:“大王被过继为先帝(刘弗陵)太子,成为天子后却日益骄纵,规劝他也不听从。如今仍在先帝的居丧期间,他却仍旧每天与亲信饮酒作乐,看虎豹搏斗,坐着御车东奔西跑,不成体统!这叫我如何是好啊……”

龚遂忧愁至此,屡屡向刘贺进言劝谏,却都被刘贺搪塞打发,太仆丞张敞也曾上书谏阻刘贺,刘贺也丝毫不听。

霍光见此情景,自昭帝去世后才放松了几日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因为刘贺目前的表现,离一个“好皇帝”的标准确实还差得很远。


这天,霍光单独向他亲信的旧部、现在的大司农田延年询问对策,田延年说:“将军身为国家柱石,既然认为此人不行,何不禀报太后,改选贤明的人呢?”

霍光说:“我如今正想如此,只是……古代有人这样做过吗?”

田延年说:“当年伊尹在商朝为相,为了国家安定将行为不端的太甲废黜,后人因此称颂伊尹忠心为国。如今将军若也能这样做,那就是汉之伊尹。”

于是,霍光将田延年任命为给事中,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秘密谋划废黜刘贺。

刘贺浑然不知,他的皇位很快就要没了。

刘贺若多想想龚遂、王吉、张敞等人的话,以及汉文帝刘恒的经历,就应该知道皇帝这个职业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不说刘贺疏远朝中旧臣、亲近昌邑群臣的行为,就拿他在刘弗陵的国丧期间饮酒作乐、肆意妄为一事来说,就足以被人定下“不孝”之罪。而汉朝自高祖刘邦开始就注重“以孝治国”,“不孝”在汉朝乃是入了刑律的重罪。

目前看来,毛躁而放纵的刘贺,确实不适合坐皇位。

那么,霍光又有权废黜刘贺吗?

我们先说说霍光有没有“权利”。臣子废帝,本是以下犯上的事情,但是如今,霍光已经找到了“伊尹放太甲”的先例,而刘贺举止不端又是事实,那么霍光想要废帝的决定就是有事实依据的。

再者,霍光也很有“权力”,他能主宰由谁来继承皇位,自然也有能力决定刘贺做不做皇帝。

但是,刘贺会任由霍光将其废黜吗?霍光究竟是怎么将刘贺推下皇位的?我们明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