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为《史记》而生的司马迁

2018-11-23 09:35:04.0

关于汉武帝是非功过的评说,几千年不曾停息,但不能否认的是,无论是谁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汉武帝,都必须先请教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司马迁。作为与刘彻同时代的人,司马迁亲眼见证了汉武时期的风云际会,要了解汉武帝,就不能绕过司马迁。

而要了解司马迁,还要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说起。若问谁对司马迁的一生影响最大,非他莫属。

少年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帮家人做农活的同时,还在父亲司马谈的教导下学习文字与典籍。



据司马迁的记载,司马谈本身便是一位见识广博、学问深厚之人,曾师从唐都学习天文,在哲学家杨何处学习《易》,又师从黄生学习道家学说,在儒、墨、名、法、道和阴阳六家的知识上,司马谈都广有涉猎。

司马谈还曾经“论六家之要旨”,通过辩证分析的方法对这六家进行了分析和评判,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便是他评价儒学“博而寡要、劳而少获”。但事实上,司马谈本人对孔子的《春秋》一书倍为推崇,这种批判而不盲从的精神,无形中影响了司马迁。

不过,在教授司马迁的同时,司马谈也在绸缪着人生另一件大事。

那一年,司马迁十岁,司马谈离开家乡到长安任职,担任刘彻身边的史官,即太史令。

其实,司马迁家族世代都是天文学家和史学家,后因两周时期的社会动荡,世代相传的史学和天文学家业也被迫中断。而司马谈之所以重新开始担任史官,就是为了重拾家族史学恒业,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像孔子著书《春秋》一样。

利用官职之便,司马谈搜集阅读大量的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整理数千年浩瀚历史,查漏纠错,梳理脉络,岂是易事?苦于自己年事已高,无论是学识还是精力上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司马谈便寄厚望于司马迁,希望他能在将来参与到他的修史事业中去。

司马谈给司马迁分配的第一个任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跟随父亲到了长安的司马迁,在他二十岁那年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到,那些年,他“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

怀揣修史的目的,司马迁到了哪个地方,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历史相关的信息。到了韩信的家乡,司马迁亲自听当地的人说道当年韩信为何甘愿忍受胯下之辱,去见了韩信特意为其母亲选择的高阔墓地,也更理解了韩信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司马迁还亲自学习骑马、射箭、行礼作揖等。通过亲身体验和贴近,对那些单薄的历史,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判断和理解。

游历结束、返回长安后不久,司马迁被任命为郎中,与司马谈一同在朝中任职。在长安的生活,也是司马迁收获颇丰的几年。

司马迁不仅结识了诸多贤能之士,如贾谊之孙贾嘉,樊哙之孙樊他广,冯唐之子冯遂,苏武之父苏建等人,还拜大儒董仲舒与孔安国为师,对孔子及其所著《春秋》深入研习,引以为经典。

十多年过去了,司马谈的修史已经进入开始阶段,而司马迁亦在不断丰富履历,以期加入其父的事业。

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刘彻之命出使巴蜀以南之地,但就在他归来后不久,便要面临与父亲的诀别。

当时,刘彻正为第一次泰山封禅做准备,巡游各地,司马谈却在随行途中因病滞留,匆匆赶来追随刘彻部队的司马迁,在洛阳见到了重病的父亲。

本欲留下来照顾父亲的司马迁,却被父亲严词拒绝:“我之所以重新做史官,就是为了延续家业。我去世后,你一定也要做史官,万不可断了传承。孝从侍奉双亲开始,紧接着是侍奉君主,最终能在社会上立身,光耀门楣,这才是最重要的!

周幽王之后,王道衰落,礼乐崩坏,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整理《诗》、《书》,著作《春秋》,褒贬是非对错,直到今天,学者们仍旧以此为法则。但从鲁哀公到现在四百多年了,期间由于诸侯混战,关于国家的史书因此中断,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一定要记在心里啊!”

在司马谈的催促下,司马迁诀别父亲,再次启程,紧追封禅的部队而去。

而司马谈生前对他说的最后一席话,一直在司马迁心里回旋:孔子死后到现在将近五百年,有能接续《春秋》的人吗?

就像是为使命而生一样,在司马谈去世后三年,司马迁正式继任成为太史令,开始了埋头修史的生涯。

如今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史记》这部著作的诞生,看到了司马迁还有这部史书巨著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他们在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但是否有人想过,他们为何想要整理这样一部空前的史学著作?历史,为何对他们那么重要?



我们知道了人类曾经历过茹毛饮血的时代,是火的发现,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故而自从发现火的妙用之后,人类的祖先们便学会了小心翼翼地保存火种。

火种被熄灭,人类面对的是黑暗和寒冷,而历史一旦被湮没,文明被遗落,知识不能被传承,人类要面临的就是无知和茫然,那才是真正的黑暗。

保存历史,保存文明,或许就是这样的使命感,让司马迁父子能没有任何疑惑地选择投身于修史的事业。

然而,在司马迁的人生中,还有另外一个人让他淬火而生,变得更加不平凡,这个人就是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