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重蹈秦覆辙 大厦之将倾

2018-11-19 11:51:03.0

汉王朝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因为持续不断的征伐,以及大规模的寻仙问道,刘彻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便将文景之治七十年积攒下来的财富挥霍一空。为了能够继续他的事业,在桑弘羊等人的主导下推行了针对富商的财政改革。

财政改革让汉朝的国库迅速充盈了起来,但是财政改革的本质却只是剥削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被剥削者是社会上的商人,但是商人本身不会创造财富,他们的利益是来源于剥削农民和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

羊毛出在羊身上,刘彻的征伐事业与在位期间的铺张奢靡,剥削的其实一直都是普通百姓。

而当百姓遇到灾难时,朝廷却不见得有能力支援。



公元前115年,关东地区因为大水成灾饿死的人数以千计;公元前114年,关东地区十几个郡和封国发生了严重的饥馑,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景;公元前102年,关东地区发生严重蝗灾,大批蝗虫向西飞去,直达敦煌,汉朝绝大部分的农民这一年颗粒无收,朝廷在救援上却能力有限。

繁重的赋税徭役,官府和权贵富商的双重剥削,以及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民力屈,财力竭”,手无寸铁的百姓终于被逼上了绝路——起义。

起初,刘彻对待这些农民起义,采取的是镇压的对策。诸如曾经一手造成了巫蛊之祸的江充,便是刘彻派去地方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员之一。在有的大郡,官府一次斩杀的义军竟有上万人。

然而,农民起义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到公元前100年时,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起义浪潮。刘彻不得不采用招抚和镇压并用的方式,勉强将起义镇压下去。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没错,秦朝灭亡之前,就是因为百姓不堪苛政而奋起反抗,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最终凝结成不可撼动的势力,让秦王朝历经二世而亡。



如今的汉朝,与当时的秦朝何其相似。

而一手造成如今局面的刘彻,也无人不说他和秦始皇的相像:同样的好大喜功,同样爱任用酷吏,同样的横征暴敛导致民怨四起。

难道,刘彻真的忘了秦亡的教训了吗?

早年,卫青还在世时,刘彻曾向卫青说过一段话:“我朝有许多事都还处于草创阶段,再加上外族侵扰不断,朕如果对内不改弦更张,对外不出师征伐,后代将没有固定可遵循的规章,天下将不能安定,百姓仍免不了因此受苦。

但倘若后代也像朕这样去做,就等于重蹈了秦朝灭亡的覆辙。太子(刘据)性格稳重,肯定能安定天下,不会让朕忧虑。以文治国,还有谁会比太子更强呢?”

不止如此,刘彻还曾对前太子刘据说:“由我来承担艰苦重任而将安逸留给你,不也挺好的吗?”

这两段话,有许多人都理解为刘彻为安抚卫青以及逐渐失宠的卫太子、卫子夫而说的搪塞之言,但首先,从种种迹象来看,刘彻并无想要废太子的想法,而无论太子是否是刘据,刘彻都清晰地表明了一个态度:

他继位以来的作为都是为了确定汉朝边境的永久安全以及汉朝可以永世传承和遵循的规章制度,而后辈只需沿着他开辟出来的道路稳妥地走下去即可。



刘彻从没忘记秦亡的教训,他的心里很清楚,如果真的一直按照他一直以来的为政方略来治理汉朝,那么汉朝重蹈秦朝的覆辙是在所难免的。

只是刘彻想不到,这一天会到来的如此之快,而太子刘据的死亡,储君之位的悬空,国家后继无人,让刘彻意识到:

汉朝已经等不到他的继承人完成他的规划,改弦更张已经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