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张骞的“凿空”之旅

2018-10-16 09:19:42.0

北逐匈奴、南收两越,这是曾经秦始皇为人称道的政绩,经历了秦末起义和楚汉相争,汉初统治者们几乎只完全掌控了中原有限的地域,在几代人统治之后,刘彻再现了统一的大帝国的奇迹。

但是,“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自刘彻时开始,汉族人的脚步开始踏向玉门关外神秘的西域。

公元前140年,刘彻从俘获的匈奴人那里得知,曾经有一个叫大月氏的国家,其首领人的脑袋被匈奴人砍下做了酒器,从此国灭,而存活下来西迁的大月氏族人因为这血海深仇一直想要报仇,却因力弱且无帮手而不得。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既如此,何不找到大月氏并与之结盟、一起打匈奴?只是,从未有人去过大月氏,派谁去,成了问题。

刘彻是幸运的,在他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便出现了,那就是张骞。

关于张骞,其早年的经历已经不可考,只知在公元前145年到公元前140年间曾担任刘彻的郎官,且“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公元前139年,身负刘彻的任命和嘱托,张骞手持使者的符节从陇西(今甘肃东南部)出境,前往从未有汉族人踏足的西方神秘的地界,随行的有一百多位随从,以及一位堂邑父氏的匈奴人。

彼时哪有现今便捷的交通呢,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荒漠、戈壁、草原,美丽的风光背后隐藏的是无数的危险,蛇蝎毒虫、沼泽流沙,以及长途跋涉中时常紧缺的水源,随便一样,便能轻易夺了人性命。

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大的危险环伺周边——匈奴。当时刘彻还未将匈奴人击退,想要西去寻找大月氏,就必然要经过匈奴的地界,而汉朝人公然踏入匈奴人的地界,那不就是绵羊乖乖走进了狼窝吗?

可惜,万般小心下,张骞他们还是被巡逻的匈奴人发现了,并被扭送到了匈奴的军臣单于面前。

军臣单于得知张骞的身份和使命之后,对张骞他们极尽讽刺之言:“你们竟然想越过我们找大月氏?要是换成我们要出使南越,你们汉朝会允许吗?真是可笑……”

汉朝当然不会允许。最终,张骞一行不出意外地被全部扣押。

不过,军臣单于并不想杀张骞,而是有了招揽张骞的想法。二十多岁的青年才俊,带着一百多人、深入敌人腹地、寻找未知之地,有如此胆识和魄力的张骞,军臣单于怎么舍得杀掉?

只是该怎么把人留下呢?想要为我所用,囚禁是不行的;钱财官位他能给,汉朝皇帝也能给,不妥;不然,就送他一个老婆吧,妻儿家人总是放不下吧!于是,军臣单于做主,又给张骞配了一个匈奴妻子。推拖不得的张骞,自此在匈奴成了家,一待就是十年。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繁华的长安城日新月异,少年天子刘彻也从备受掣肘转为能够独当一面,汉与匈奴也已经正式决裂,物是人非、时过境迁……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张骞他们已经忘记了汉朝的模样、与妻儿平淡过活的时候,张骞一行逃跑了!

张骞从未丢弃刘彻赋予他的使命,以及代表他身份的使者符节。在匈奴的十年,他一边融入匈奴人的生活,取得他们的信任,一边学习胡语、研究路线,趁匈奴人放松了警惕,带着堂父邑以及随从们迅速逃离!

提心吊胆地逃跑了十多天,终于到了张骞的目的地,大宛。

这十年,不仅仅是汉朝,西域诸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被匈奴人打败的大月氏,又被一个叫乌孙的小国打败了,逃往了更西的地方。张骞便决定先取道大宛,再寻找大月氏。

到了大宛国,大宛国对他们的到来竟非常欢迎。早听闻汉朝的富庶,大宛一直希望能和汉朝沟通往来却不得其法,如今见张骞的到来,惊喜非凡。得知他们想要寻找大月氏以后,连忙说:“请让我们助各位一臂之力!”

张骞感激不尽,许下承诺:“若真能找到大月氏,待我们平安返回汉朝,汉朝定不会吝啬回赠送给大王财物,感激大王的帮助!”

于是,大宛国的人给张骞配备了向导和翻译,送他抵达了康居,康居又把他转送到了大月氏,如此才终于抵达了最初的目的地。

只是,到了大月氏之后才知道,大月氏的族人当年被四处欺凌,好不容易找到这块肥沃富饶的土地,且少有敌人侵袭,是个安居的好地方……报仇,哪有生活来得重要?

除了失望,张骞别无他想。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张骞终究没能得到大月氏愿意结盟的回复,便准备返回汉朝。这次,他们选择了和来时不一样的方向,想要南下从羌人居住的地方返回长安,虽然距离匈奴的地皮比较近,但好歹不用横穿匈奴人的地界。

只可惜,彼时的西域诸国以及羌人都是被匈奴控制的,而张骞一行不幸地再次被匈奴人给捉到了!一波三折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这一路以来的颠簸和艰辛。

张骞本以为又要被困住多年时,匈奴这边却突然发生异变。原来的军臣单于去世,而关于下任匈奴单于的继承人,匈奴内部却产生了分裂!

公元前126年,匈奴左谷蠡王的伊稚斜发动政变,攻击原本应为继任者的太子於单,自立为单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都在忙活着斩除异己和巩固地位,哪还顾得上张骞他们这些汉族人!

看准了机会,张骞带着胡人妻子和堂邑父再次逃出了匈奴,得以返回汉朝的故土,重逢阔别许久的亲友和同僚!

虽然没能带回大月氏结盟的意愿,但张骞将他们一路所见的西域各国风土人情一一汇报,将汉朝的视野扩展到了更远的地方,这十三年的努力,就不是无功而返!司马迁特称张骞等人此行为“凿空”,凿空,有开通、开拓之意。

然而,当初出发时一百多人的队伍,如今仅剩张骞和堂邑父两人!若没有坚定的信念,若仅仅是怀揣着试一试的心态,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走完这一路,或许早在被困匈奴十年、妻儿环绕时,张骞他们便已经放弃了!



毕竟,有几人能放弃现有优渥的环境,而去冒着未知的风险去做一件可能根本没有结果的事情呢?

物质财富不足以支撑一个人坚定地做完一件事,内心的坚持和信念,才是支撑人克服万难、走得未知的力量!

为此,刘彻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一直随行左右的堂邑父为奉使君,以示嘉奖。张骞随后几年还跟随着卫青、霍去病等人参与了打击匈奴的战争,凭借着之前探索西域时锻炼出的经验,在军队行军时能及时准确地为大军找到有水草的好地方,在作战中功不可没,因功被封为博望侯。

博望,乃“博广瞻望”之意。因为张骞为汉朝首通西域,此后汉朝西域各国的使者,皆称“博望侯”,这已经是后话了。

公元前119年,张骞得刘彻的指令,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次出使,是因为匈奴人被汉朝打得节节败退之后,还一直依靠西域的人力和物力与汉朝作对,且屡屡挑唆西域的小国侵扰汉朝的边境。

西域,成为刘彻不得不征服的地域,而能够担当这一重任的,只有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