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汉匈短暂的“和平”

2018-10-10 09:16:21.0

对汉人的打家劫舍,一直都是匈奴人的日常活动,更是一种谋生手段。但抢归抢,匈奴人却不曾侵占过汉朝的土地。这与匈奴人适应了在马背上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有关系,毕竟比起中原逼仄的房屋和街巷,他们更喜欢在广阔的草原上肆意奔驰。

那么汉与匈奴,为何一定要武力解决彼此之间的纷争?

国弱时,你欺我,我不但不能还手,还要忍着把公主送去和亲;国强时,你若还想像以前一样随意欺辱汉朝子民,那就要看我的拳头答不答应了!贫瘠,并不是随意掠夺他人的原因。

因此,汉朝对匈奴的反击,是一场关于尊严的战争,非武不行。

“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从古至今都适用。从前匈奴的冒顿单于写信羞辱吕后,吕后不得不笑脸回应、送公主和亲;汉强之后,匈奴被刘彻打得退居漠北贫瘠之地,丢弃了原先从汉朝西部绵延至东北方向的辽阔疆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次,轮到了匈奴人为了休战不得不主动议和。

公元前117年,伊稚斜单于为了避免汉朝的进一步打击,采纳赵信的建议,主动遣使者向汉朝提出了和亲,想要重修旧好。



但是汉朝有意让匈奴俯首称臣,伊稚斜大怒,并扣留了汉朝的使者,议和一事也是无疾而终,所幸的是,汉匈之间也没有爆发战争。

没过几年,这个赶走上任单于太子、自立为单于的伊稚斜魂归于天,结束了悲惨的政治生涯。伊稚斜在匈奴自是数一数二的能人,否则也不会有能力自立为单于。只可惜,与他对决的是强大的汉朝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最终只落得个“在位期间被汉朝打得步步退缩”的政绩。

伊稚斜去世后,继位的是他的儿子,乌维单于。

公元前114年,乌维单于继位后,因为匈奴这些年为战争消耗了太多的国力,且失去了肥沃的河西、河南之地,生存已是问题,便也不再主动招惹汉朝,为了避免与汉朝发生摩擦,下令匈奴人不能随意靠近汉朝边境。

公元前110年,刘彻离京巡视边境,出长城,再向北登单于台,直至朔方城,统兵十八万骑,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军事演习,就如同我们今天的国庆阅兵一样,主要目的在于彰显国力、国威,增强民族自信。



于是,“阅兵”的同时,刘彻还派遣了一位名叫郭吉的使者出使匈奴,向乌维单于传达希望匈奴向汉朝俯首称臣的意愿。

郭吉见到乌维单于后,开门见山:“如今单于若是能够前去与汉军交战,我汉朝天子将会亲自领兵在边境等着您;单于如果不能,还是向汉朝面南称臣为好吧!何必跑到这么远的地方,躲到沙漠以北又冷又艰苦还缺少水草的地方、毫无作为呢?”

郭吉话音刚落,乌维单于便大怒,直接下令杀了将郭吉带到他面前的负责外交的匈奴官,并将郭吉扣留在了匈奴。

但是,碍于匈奴现在国弱,乌维单于仍旧不敢公然和汉朝对抗,从不侵掠汉朝边境,只一味地在国内修养士卒、锻炼马匹,并时不时地派使者到汉朝说好话,请求恢复和亲的结盟。

汉朝也多次派遣使者与匈奴往来和议,但是因为双方意见的不统一,汉匈和议一直没有结果。

但很明显的是,匈奴人虽被打败,却没有被驯服。即使远遁到贫瘠的漠北之地,生存艰难,也不向汉朝称臣。那么,汉朝为何没有再次出兵,干脆将匈奴一举拿下呢?

因为汉朝这些年的征战同样劳民伤财。漠北大决战时,汉朝杀死和俘虏了匈奴八九万人,但汉军亦损失了数万,带出去的战马也死了十多万,可以说是倾一国力取得了这场尊严之战的胜利。而此后,对于再次发动战争,汉朝亦有捉襟见肘之感。



且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去世,就相当于损失了一半取胜的筹码。故而,即使和议不成,倒也没有再爆发战争。汉与匈奴,因此有了十年左右、互相试探的休战时期。

不过,刘彻并没有因此放慢脚步,北方的匈奴暂且放在一边,但南边的百越之地,西南夷和西域,以及东边的朝鲜,始终在刘彻的细心考量和精心谋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