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弄权者终伤己身

2018-09-25 09:38:50.0

张汤与公孙弘,在某种意义上,倒是颇有相似之处:为了刘彻的赏识和更高的权势,以儒为表遮掩自己非儒的主张,以迎合刘彻的心意。

然而,即便如此,公孙弘这丞相,依然并不那么好当。

先前主父偃提出要在黄河南岸、汉匈边境建立朔方郡,此举颇合刘彻心意。但自那以后,为了给朔方郡供给物资,中原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此而饱受劳役之苦,且耗资巨大,公孙弘为此便多次提出废除朔方郡的意见。

然而相比于父辈们被迫常年与匈奴和亲,如今难得卫青终于将匈奴击退至黄河以北,刘彻如何甘心不驻守,以扩中原之地?这是大汉崛起的必经之路,也是刘彻名留青史的重要功绩。耗资和劳役与驱逐匈奴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大事件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公孙弘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却不合时宜。后来刘彻也懒得和公孙弘辩解,索性找了朝中一个名叫朱买臣的臣子,就此事和公孙弘当堂辩论。这朱买臣是个善辩的儒生,而公孙弘又是一个没有太多主见的人,最终只能被朱买臣问得哑口无言,而且对于朱买臣连问的十个问题更是无一能答得上来。

这下公孙弘真是丢大了自己这张老脸,自此便不再提朔方郡一事,而刘彻也是乐得耳根清净。

在一次次地碰壁之后,公孙弘是愈发地谨言慎行,若是不能确定刘彻心意所向,便保持着“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态度。数年之后,倒也幸运地卒于了任上。

为什么用“幸运”来形容公孙弘的死呢?因为比起公孙弘,张汤的死着实惨淡,其中诸多纠葛都不过是“冤冤相报”。

逼死张汤的,有三股力量。

一是赵王刘彭祖,就是那位曾告发主父偃贪污受贿之人。彼时为了充盈国库,中央曾提出了盐铁官营政策,即西汉初年对盐铁业采取都是商户自由经营,而现在却是由国家垄断经营。这正好就挡了赵王刘彭祖的财路。

刘彭祖为此心存不满,还闹了不少事儿出来。张汤便因此排挤这位赵王。如此一来,赵王更是心有不甘,便想方设法搜集张汤不可告人的秘密。

不久后,还真被赵王找到了,随即便让人将张汤告了上去。

第二股势力,是公孙弘之后的第三任丞相庄青翟。因有人盗走了汉文帝陵的下葬钱,庄青翟便和张汤约好,一起向皇帝谢罪。毕竟,他二人一个是“真丞相”,一个是“代理丞相”。

然而到了殿上,张汤却临时变卦。在他看来,定期去各个皇家陵园拜祭是这个“真丞相”的职责,自己不过是偶尔代行其职,为什么担下这个罪过呢?或许,张汤还想在庄青翟被问罪后,自己取而代之。

庄青翟一事,刘彻便交给了张汤督查。张汤便趁机弹劾丞相庄青翟对盗陵一事“知情不告”。也是从此时刘彻发现,张汤不似之前为抗击匈奴身先士卒,而今却有些利欲熏心……

然而,酷吏张汤审案是什么风格?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当得知张汤竟要以“瞒而不报”的罪名弹劾他,庄青翟慌了……

而庄青翟手下的三位助手也按捺不住了。

这三位助手,便是三位丞相长史朱买臣、王朝和边通。巧的是,这三个人都与张汤有怨。王朝和边通是因为受到了张汤的职权欺压,而对朱买臣来说,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中的严助对他有着知遇之恩,严助无辜被诛,朱买臣怎能不恨!

如此,三人商议之后心生一计……

不久后,有一条流言传开了——御史大夫张汤每次向皇上提出奏议,都会事先知会他人,通过“官商勾结”从中牟利。

不巧,此时赵王揭发张汤的案件,也被捅到了刘彻跟前。有了之前张汤“利欲熏心”的萌芽,此时刘彻对于张汤的怀疑是越来越深。

审了不知多少人的张汤,终于要面对来自刘彻的问责。原本张汤还想为自己明辨一番,可未曾想,刘彻派来审理他的人是赵禹。这赵禹是曾和张汤共事、为刘彻制定法律的另一位酷吏。

原来,这第三股势力,正是刘彻稳坐后方、张汤此前最为倚仗的大汉的苛政和刑狱!

同是身为酷吏的张汤,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处境:是否辩驳,甚至自己是否清白早已不重要了,留给他的只有一条路。



心灰意冷的张汤留下了一封绝笔之后便自杀而亡,绝笔书中说:

“臣没有尺寸的功劳,从刀笔吏起家,是因为陛下的宠信才位列三公,如今,也没有任何可以为臣开脱罪责的证据。但是,阴谋陷害臣的,是丞相府的三位长史!”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但臣只为武帝而死,而不是成为谣言中的牺牲品。更重要的是,因为张汤是被诬陷的,所以希望刘彻能查明真相,保全自己的家人。



张汤死后,经查抄,发现家中连五百金都没有,且全部都是皇上的赏赐和俸禄所得。刘彻此时方才悔悟:张汤是被冤枉的!

于是,陷害了张汤的朱买臣三人被处以死罪,而身为这三人的领导,丞相庄青翟亦被迫自杀。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张汤固然是被构陷而死,但这样的结局,是否又有些咎由自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