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遗诏变伪诏 窦婴死因成谜?

2018-09-13 10:17:27.0

田蚡假公济私,一心要置灌夫于死地。这让窦婴不得不剑走偏锋,当着众人的面揭了田蚡的短,意欲围魏救赵。未曾想,窦婴不但没有镇住田蚡,反而被田蚡用灌夫的身份反将了一军。东宫的激辩,也是无疾而终。

由此,刘彻不得不展开对灌夫的调查。毕竟,不喜田蚡是一回事,而灌夫“集结豪侠有所谋划”又是一回事,况且还有来自王太后的威逼。

然而,真是不查不知道。这灌夫,其实也并非窦婴说的那般豪情壮志。

灌夫此人,原先也是有些本事,在此前的吴楚之乱中立了大功,曾一度官至代国国相,后又被内调为太仆,一路走来还算顺利。但灌夫有个恶习,便是嗜酒,喝醉了酒还骂人。因此,不难想象,灌夫的仕途早晚会断送在他这嗜酒的恶习上。

果不其然,灌夫因醉酒犯法而丢了官职,此后非但不悔改,更是变本加厉地酗酒骂人。或许也是因为自己豪爽的性格,倒是结交了诸多鱼龙混杂的江湖游侠,每日去他府上蹭吃蹭喝的也不下数百人,这无疑就导致了灌夫的宗族和宾客就此扩张权势,在颍川一带作福作威,横行霸道。当时在颍川,还有这样一首传唱的儿歌:“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诸多见不得光的事儿,无论灌夫是否参与或者知情,在田蚡的授意下,都成了灌夫不得不背的锅。再添加一些流言和弹劾文书,灌夫的性命已是危在旦夕,甚至维护灌夫的窦婴都被坐实了“欺君”的大罪。



但此时的窦婴,自认为还没有到最后一刻,因为他手中还有一件保命的圣物——先帝遗诏。

这份遗诏倒不是用来确定新君人选的,而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窦婴可凭借此物上书陈情,求得一线生机。然而在核查这份遗诏的真实性时,尚书保管的档案中却是查无此物,而窦婴家中的诏书竟变成了是由家臣盖印加封的。

好好的一道免死金牌,如今却成了催命符。除了“欺君之罪”,如今窦婴又多了一条“伪造遗诏”的罪过。如此大罪,莫说斩首,哪怕是灭三族都不为过!

得知自己“伪造”了诏令,窦婴一时之间如坠冰窟,手脚发凉,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怎么可能……”

公元前131年,灌夫全族被杀,得知此事的窦婴,愤慨万分,绝食抗议;同年十二月三十日,在冬季的最后一日,窦婴也被推到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其实,基于窦婴的为人,他是不可能伪造遗诏的。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查无此物呢?多半与王太后和田蚡一党脱不了关系。

就如窦婴的妻子所说,他们两方势力的对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一方是权倾朝野的丞相和东宫太后,一方是赋闲在家的窦氏遗宗和嗜酒闹事的灌夫。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倒是值得敬佩,但对于个人来说,窦婴确实是高估了自己。

而原本偏向窦婴的刘彻,也不得不在太后的威逼之下做出了让步。

如今,随着窦氏家族这个杰出人才之死,窦氏家族在朝堂之上已难有东山再起之日。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窦婴的死,与他失去窦氏家族的支撑也离不开关系,而田蚡却能在此次争斗中处处占据优势,也无非是因为王太后在其背后强有力的支撑。

见刘彻再一次的让步,田蚡在朝中愈发为所欲为。没有了跟他作对的窦婴,这朝中官员的任命几乎由他一人包办,惹得刘彻十分不满:“我还想用几个自己的人呢,你就不能给我留几个名额?!”



然而让田蚡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快活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就在窦婴死后没多久,田蚡竟得了痴症,病中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嚷着要谢罪……

御医诊治无果,便只能请来巫师。巫师探查之后的结论是:“丞相此状,是窦婴和灌夫的鬼魂在向田蚡复仇索命。”田蚡家人骇然,大夫也束手无策,没过多久,田蚡便撒手人寰。

随着窦婴和田蚡的死,刘彻总算是舒了一口气,只因由此,外戚势力终于不再掣肘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