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公孙弘的为官之道

2018-09-06 09:07:37.0

重新被刘彻任命为博士,公孙弘的心中也是颇为感慨,十年前的自己灰头土脸地从这里离开,而这一次,会迎来自己职场的春天吗?很快,重新上任的公孙弘,迎来了他的第一件差事——出访巴蜀。

这些年来,刘彻一直派了很大一部分的人力和财力在巴蜀边界凿山修路,为了能开通和西南夷沟通的道路。然而路没造出来,派去的人倒是因为环境恶劣死了不少,而公孙弘的任务便是前去替刘彻了解了解情况。

公孙弘回朝后,呈报给刘彻的结果却是:西南夷地处偏远,开凿道路的作用并不大,何必浪费人力物力呢?



这种回答的风格与十年前又是如出一辙,这下刘彻必然是失望至极了。可出人意料的是,刘彻竟是一言未发,只是命他退下。

虽然不知道刘彻为何没有表态,但公孙弘再愚钝也看得出来,自己的这次实践考试,依然没及格。尽管皇帝没说什么,但公孙弘不得不仔细琢磨自己的问题,一次两次可以,若回回都是这样,别说丢了官帽,只怕性命也难保!

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难道自己二十年的所学竟是错了吗?当公孙弘认真观察皇帝与其他人之间的往来后,他忽然明白,自己确实有问题,但问题并不在儒学,而在君臣之道。

二十年的所学并无过错,只是对皇帝而言,践行儒学只是一种方法,大儒并不难找,但刘彻最需要的是把这些儒学中的制度以合适恰当的方法,根植在百姓心中并加以实践,并且还要使这一切看上去是天命所归。

自觉领悟到“真谛”的公孙弘,从此便改变了自己的为官之道:在朝堂之上讨论问题时,便常常将问题掰开揉碎了分析半天,却很少提出他认为对的意见,让刘彻自己做决定,不强加自己的意愿。对于上级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做这样的选择题,而非简答和纠错。此外,知道刘彻喜好儒学,公孙弘每次提出意见时,还要小心谨慎地用儒学加以文饰……

对于这些“用心”之处,刘彻也是颇为受用,公孙弘也因此平步青云,不到一年,便又被任命为左内史。

可公孙弘的这一套,却逐渐被旁人所不齿。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时常常同公孙弘一起向刘彻汇报工作的还有一个叫汲黯的人。本来两人商量好一起汇报工作,但每次都是公孙弘让汲黯先说,自己则在一旁观察皇帝的反应,如果刘彻认同,他便顺着汲黯的说,反之,便立刻改换立场,从而顺应刘彻的意。

在汲黯看来,这不就是曲意逢迎么?

最终有一次,汲黯忍不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刘彻控诉公孙弘:“都说齐人多狡诈之徒,没有半点真情实意,看来此言不假。他(公孙弘)本来都和我们约好了商定此条建议,现在却完全背弃了,只知逢迎,这是不忠!

“哦?”刘彻倒觉得有点好奇了,转头又问公孙弘,“说说看,怎么回事啊?”

这下问题严重了,竟涉及到了“忠奸”的问题,公孙弘倒是不慌,揖了一礼,不紧不慢地说:“了解臣的都认为臣忠心,不了解臣的就会认为臣不忠。”然后,便不再辩解了。

然而,这种“任你百般说、我自巍然不动”的姿态,反而对了刘彻的胃口。

自此,刘彻对公孙弘越来越赏识了,觉得公孙弘懂得多却又谦让,不争抢却还颇有骨气。

公元前124年,公孙弘凭借着巧妙的“心机”,终于登上了丞相之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前后仅仅用了六年时间,尽管此时的他已是七十六岁高龄。



起身乡鄙之间,最后竟一朝拜相,公孙弘自此成为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代表,就勤学刻苦和追求进取的方面,公孙弘的确是众人的表率。

为何我们要强调公孙弘是“布衣丞相”呢,还是西汉开国以来第一个布衣丞相?

因为以前的丞相,都是功臣及其子弟,在拜相之前就已经获得了侯爵。公孙弘确是平民出身,拜相封侯,即先拜相再封侯,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特例。而这个特例也是由公孙弘开立起来,为后来诸多平民丞相打通了这条“拜相封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