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镶嵌髹饰技艺

2017-12-28 14:19:25.0

图文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

 

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工艺的重要门类,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北京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漆器产区,官府手工艺作坊如元代油漆局、明代雕漆工场果园厂及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兴起,为北京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北京金漆镶嵌从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等许多方面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的漆器制造艺术。

 

金漆镶嵌髹饰工艺繁多,题材广泛,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其中的镶嵌类产品层次清晰,玲珑剔透;彩绘类产品色彩艳丽,灿若锦绣;雕填类产品线条流畅,富丽堂皇;刻灰类产品刀锋犀利,气韵生动;断纹类产品古朴大方,隽秀雅致;虎皮漆类产品五彩斑斓,近于天然。按用途分,北京金漆镶嵌产品包括器皿、家具、屏风、牌匾、壁饰等种类。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其产品既方便实用,又可收藏,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雕漆是漆艺中最为繁复、造价最高的工艺,有制胎、烧蓝、作底、着漆、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也是最能以单纯的大漆传达美感的技艺。它始于唐、兴盛于宋元明清,以刀代笔,突破了汉代至唐代单髹平涂一统天下的格局,将漆艺带入美学新境界,并逐渐独立成一门技艺体系。剔红、剔黄、剔绿、剔犀、剔黑、剔彩等,在平雕、深浮雕、浅浮雕、镂雕等技法的搭配中,在对称式、放射式、向心式、回旋式、多层式和重叠式等纹样的综合运用中,呈现出立体、生动、饱满的层次,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镶嵌也是漆器中的一大工艺,其中螺钿和百宝嵌最为复杂和昂贵。螺钿兴于唐宋、盛于元明,至清初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蚌壳的珠光镶嵌于黑色的漆底上,产生奇幻、绚丽的艺术效果。百宝嵌主要盛于清乾隆年间,以螺钿、象牙、翡翠、宝石、珍珠、玛瑙、珊瑚、蜜蜡、砗磲、沉香等珍贵材料以及椰子壳等镶嵌组成纹饰,华丽富贵之极。

 

单一漆色与五彩斑斓曾交替主导漆器的审美趋向。描金和彩绘两种传统工艺,赋予漆器五彩斑斓的色彩:前者让金银在黑红为主的色彩间愈发光彩夺目,后者在黑漆之上加绘赭、红、黄、灰、蓝、白等色,图案色彩更加瑰丽。雕填、款彩和戗金也是三种常用的工艺。雕填是在特制的坯件上以刀代笔勾勒出图案的轮廓槽线,戗以金粉。款彩是在漆地上刻花纹再填色。戗金是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再在阴纹内打金胶、上金粉。漆器从而有了金碧辉煌、五彩斑斓的效果。单色沉静与多姿多彩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国漆器艺术长河中斑斓又清晰的脉络。

色彩与雕饰之外,器型也是漆器美的重要标志。漆器胎骨至战国时期已相当完备,木胎之外,还有竹胎、丝麻、皮胎、夹纻胎、陶胎、金属胎等10多种胎骨。六朝以来,佛教传入,夹纻技艺逐渐成熟。“夹纻”就是以麻布与大漆层层相叠,待所塑器形干固,再将泥胎挖出,形成内心中空的造型,可以说是最早的翻模技术,塑像、佛像多用此法。

 

 

髹饰颜色的选择、搭配及创新变化与技术、工艺和材料有关,更与时代审美趣味、体验和感受相连。通过刻、划、镂、雕、印、贴、堆塑、彩绘等技法,漆器越来越丰富,技艺体系越来越完备。新中国成立之后,传统的髹饰技艺得到研究和发展,漆画等现代漆艺的开拓为大漆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金漆镶嵌是集传统漆器手工艺之大成,集合了木雕、髹漆、镶嵌、描金、彩绘等多种多门工艺。2008年6月,“金漆镶嵌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