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演前文。公元前249年,太子嬴楚即位,史称秦庄襄王。华阳夫人被尊为华阳太后,秦庄襄王的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
吕不韦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一时间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正如当年吕不韦父亲所说的那样,吕不韦做的这一单生意,给他带来的利益那已经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了。
吕不韦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是一个做生意的天才,那更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他甫任秦国相国的这一年,秦军是继续东进,在秦将蒙骜(ào)的率领下攻打韩国,并且夺取了成皋和荥阳。吕不韦呢,便把这块新得的土地连同原先的合而为一,设立了三川郡。
吕不韦交上了第一份满意的答卷。当然,秦国的对外政策从范雎以来基本上已经定型了,无需要再做大的调整。吕不韦啊,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稳稳当当地向前迈进即可。
公元前248年,赵魏两国联合进攻燕国。这燕国呢,见形势不妙,连忙派出使者秘密入秦。这使者见到吕不韦之后,转达了燕王的慰问,并且许诺,以河间地区的十座城池为代价请求吕不韦发兵。
这算是吕不韦上任以来第一份大礼了。吕不韦是有心笑纳,但又一想有些不妥。毕竟一个臣子接受他国的私人馈赠这是不合情、不合理、更不合法的。于是,吕不韦想了想,说道:“我对大秦无功啊,不敢接受如此的厚赠。”
而燕国的使者则说道:“额,丞相您过谦了吧,正如丞相所说,既然无功于秦国,那为何不把相印给了蒙骜、王龁呢?想来,秦王是赏识您的才干,才把您提拔到这二人之上。我们燕国拿出自己的土地献给您,而您呢,却不接受,这便是对不起秦王对您的信任呐。”
吕不韦沉思了一会:“哈哈哈哈,好一副伶牙俐齿啊。不管怎么样,此事还是待我禀告秦王之后,再做定夺吧。”
第二天上朝,吕不韦把这件事情禀告给了秦庄襄王。秦庄襄王那当然是愿意做一个顺水人情,于是这河间的十城就赏赐给了吕不韦。随后呢,秦将蒙骜率领秦军对赵国发起了进攻。
这一路上,秦军是势如破竹,连续攻取了榆次、新城等三十七座城池。同年,秦军又攻占了魏国的高都和汲城。次年,秦军再次占领了韩国的上党,并设立了太原郡。
秦国这一连串的猛攻,使得各路诸侯的神经再一次地紧绷起来。虽然他们联合起来尚可以和秦军抗衡,但是,秦军是一个政府领导的军队,这动员起来的速度、行动的敏捷,那都是非常高的,而中原诸侯呢,却没有一个主心骨,这每次打起仗来都是大费周折,而且都是各怀心腹事,那出兵的频率和秦军那自然是相差甚远。
公元前247年,秦军再度举兵伐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之前曾经和大家讲过,魏王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这中原各国呢也在信陵君的振臂高呼之下,纷纷加入了抗秦联盟,一时之间竟把秦军打回了函谷关。
在这里啊,不得不再说一句。信陵君厉害之处,并不在于他的用兵如神,而在于他有超强的人格魅力。这天下诸侯有如是一盘散沙,而他的振臂一呼,便可团结一致对付秦国。作为一国之臣能有如此大的能量,那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啊。
但是,信陵君的这种人格魅力,也是他的致命伤,尤其是在善于洞察人情世故的吕不韦面前。
作为曾经的大商人,吕不韦比任何人都知道钱的力量。他一面命令蒙骜严守函谷关,不得出兵迎战;另一面呢,拿出一大笔金钱,让人去魏国游说。当然,这笔黄金那肯定不是去收买信陵君的,他吕不韦还没有笨到这个程度。他要收买的人,是魏国唯一对信陵君视为仇敌的一群人,他们就是晋鄙的门客。那至于手段嘛,自然就是流言蜚语啊,在魏王面前去嘀咕什么:“魏国有信陵君,而不知有魏王”之类的话。
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三人成虎,那甭管您是谁,这谣言听多了,那都会忌惮。魏王也不例外。当他听多了这些谣言之后,他决定把信陵君从前线换下来。那至于围攻函谷关的多国部队,这主心骨都没了,也就各自散去了。而秦国大将蒙骜则是趁机率军杀出函谷关,迅速地扑灭了太原郡的三晋遗民起义,重新把太原郡归纳入秦国的版图之下。
也就在同一年,秦庄襄王去世了,他的儿子嬴政即位,这位嬴政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