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到,秦王嬴政看到了韩非子所写的文章,惊为天人,不惜马上发兵攻打韩国,一定要得到韩非子这个人才。
在见到韩非子之后,嬴政非常地高兴,给予了韩非子极高的礼遇,不管去哪都让韩非子跟随着,以便随时向他请教治国的学问。
而与此同时,李斯却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冷落。韩非子才学过人,比他那要高出许多,这一点李斯是很明白的,现在秦王如此喜欢韩非子,若长此以往,恐怕自己的位子就要被韩非子替代了。
而李斯不知道的是,深得秦王喜爱的韩非子,虽然身在秦国,心里却始终记挂着自己的祖国韩国。为了打消吞秦王吞并韩国的计划,韩非子曾经多次冒死进谏,并且向秦王呈上了《存韩》这篇文章。
韩非子在《存韩》这篇文章中写到,韩国贫穷弱小,几十年来一直对秦国是毕恭毕敬。如今其他诸侯国都比韩国强大,而且一心想要消灭秦国。秦国不去对付这些虎视眈眈的强敌,反而要消灭弱小的友邻,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韩非子的这篇文章虽然极具说服力,可嬴政是何等的人物呢,他一眼就看出了韩非子那点私心所在了,由此秦王嬴政对韩非子产生了不信任之感。此时,一直在等待机会的李斯看出了秦王的心思。于是赶忙插口道:“大王,韩国虽然弱小,却是处在秦国的心脏所在,虽然现在没有造成什么威胁,可一旦秦国出兵讨伐其他的国家,那这个心腹大患要是发作了,这后果是不堪设想啊。”秦王嬴政听完了李斯这一番话,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回答,而是选择了沉默不语。但是这沉默其中的语言比说出来还要丰富。
过了不久,楚国、燕国、赵国、齐国四国达成了协议,决定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此时,秦国派出了一个叫做姚贾的人,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居然买通了各国朝廷里的重要人物,轻轻松松地就化解了这场危机。
姚贾回国后,秦王对他是大加地赞赏,但是韩非子却非常地失望,因为一个削弱秦国的大好机会,就这么被一些贪腐之辈给搅黄了。一怒之下,韩非子当即写下了一封奏折,说姚贾这个人过去曾经在梁国当过强盗,后来混不下去了,就跑到了赵国。在赵国也犯了法,最后被驱逐出境。这样一个品格低劣的人,日后必定会危害到秦国。韩非子这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上报给了嬴政,嬴政只是看了一眼便扔到了一边。不得不说呀,韩非子这个人虽然是才华横溢,可政治头脑却有点过于简单了。那傻子都看得出来,你那点小心思,怎么能瞒过嬴政的眼睛呢?
没过多久,李斯又趁热打铁地上了一份奏折,其中的奏折说道,韩非子绝不可能帮助秦国灭掉自己的祖国韩国。既然不能重用,那一定也不能放他回国,这最好的办法嘛,莫过于把他杀了。
李斯的这番话恰恰说到了嬴政的心坎上。如果说这世间还有一位君王能够完全了解韩非子,那一定就是嬴政。正因为他太了解韩非子了,所以他知道,韩非子永远不会像李斯那般人那样,为了财富和权利可以抛弃自己的祖国和尊严。可如果让他回到韩国,那对秦国来说无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嬴政终于做了一个决定,他把韩非子抓了起来,并且交给了李斯来发落。这真是请也李斯,败也李斯啊。
公元前233年,一代奇才、一代思想大家韩非子,在狱中服下了李斯派人送来的毒药,终年47岁。
对于韩非子的死,后人有很多的猜测和争论。有人说是嬴政暗中授意李斯陷害了韩非子,以避免自己落一个坏的名声。也有人说是李斯故意害死了韩非子,而秦王则是一直怀念着韩非子。
无论是李斯陷害了韩非子,还是秦王嬴政授意李斯加害了韩非子,这其中之真相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似乎已经不太重要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韩非子死后,秦王嬴政在李斯的辅佐之下,在秦国全面施行了韩非子所提出的治国方法,在之后短短九年的时间里,先后灭掉了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等其他的诸侯国,在中国的历史上完成了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