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嬴政求贤的强硬手段

2017-06-02 09:20:47.0

上期我们讲到韩非子因为仕途不顺,而在家专心著书,不再过问朝政之事。然而命运有时候真的很奇妙,你越是去追逐的东西,往往越是求而不得,而当你放下的时候,它却偏偏找上门来了。

这事情还要从韩非子的同学李斯说起。之前我们说过,俩人在辞别老师荀子之后,韩非子回到了韩国,而李斯则去了秦国。

与韩非子相比,李斯虽然出身平民,但仕途却顺利很多。在他刚到秦国的时候,恰巧赶上秦庄襄王去世,其子嬴政即位。此时的秦王嬴政年纪还小,朝政全由丞相吕不韦一手掌握。身为一国的丞相,吕不韦自然是要招揽门客一批,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李斯就趁这个机会进入到了吕不韦的门下。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和努力,李斯在秦国的朝廷里混得是如鱼得水,深得秦王的赏识,不久便被封为客卿。

正在李斯顺风顺水的时候,秦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由于秦王嬴政年少,自然是把朝政交付给了丞相吕不韦。谈起这位吕不韦,在中国历史上那是赫赫有名,可谓家喻户晓了,之后我们还会提到他。

由于吕不韦精于算计,大权在握。于是形成了独揽朝政的趋势,但是年少的嬴政也是义薄云天的大丈夫,他岂是甘人控制之下的傀儡呢。于是,在嬴政二十二岁那一年,经过了一番精心的策划之后,一举剥夺了吕不韦的权力,并且将他逼死在宫中,彻底掌握了秦国的朝政大权。这段历史可谓是精彩绝伦,之后我们在讲到战国的时候会跟大家详细地描述,在这呢我们就先不展开讲了。

话说回来,再说这李斯,出身吕不韦门下的他,在一连串的政治运动中,竟然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您可以看看,这李斯绝对是一个左右逢源的政治高手,不仅如此,李斯还凭借着一封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受到了嬴政的重用,被封为廷尉,此时的李斯真可谓是平步青云啊。

不久后,李斯奉秦王的命令出使韩国。想到马上就能见到自己的老同学,李斯心里是非常地高兴。

老友相见,自然少不了一番叙旧。在韩非子的书房里,李斯看到了厚厚的一摞书简,一读之下,李斯立刻被其中的精妙的理论所吸引了。李斯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老同学,在治国的学问上竟然有如此惊人的成就!于是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请老同学出山,帮助秦国。

回到秦国以后,李斯立刻把这些文章推荐给秦王嬴政。亲王嬴政仔细看了几篇文章之后,其中的诸多理论甚得他的心意。在嬴政看来,韩非子的思想简直就是为秦国统一大业那是度身设计的战略部署!   

在读完几篇文章之后,嬴政掩卷长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唉,如果能让我见到这个人,跟他一起交流一下思想,就算等会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我们知道,嬴政这人那是非常渴望长寿的,屡屡命人炼就灵丹妙药,以求长生不老之术,甚至还派徐福去出海寻求长生之法。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说出了愿意放弃生命的话来,足可见韩非子的思想对嬴政而言是何等的珍贵了。

在得知这些文章的作者乃是韩国的韩非子所著之后,秦王为了得到韩非子这样一个旷世奇才,立刻下令发兵进攻韩国。

说到这,不由得感慨一句,古代的君王们可以为了一个绝色美人发动战争,也可以为了扩张领土而发动战争,但是为了得到一个人才而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的,古往今来,恐怕也只有秦王嬴政一个人了,当然也只有韩非子值得嬴政如此做了。

此时的秦国正是国力旺盛,小小的一个韩国又怎么是他们的对手?很快,秦军便打下了韩国的数座城池,在韩王吓得面无血色,眼看国家就要灭亡的时候,前方的军队带回来了一个消息,秦王对韩非子是非常的欣赏,如果韩国把韩非子交出去,那么秦国就可以撤兵。   

这个消息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韩王想都没想,马上派人把韩非子请来了,命他作为使者出使秦国。可能在韩王的眼里,用这样一个毫无用处的人去换取国家的平安,那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自己的祖国把自己视为敝屣一般,而秦国却把自己当做是稀世的宝贝。韩非子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会以如此奇怪的方式走上了仕途。

韩非子回望着自己的故国,长叹一声。他心里知道,自己的故国已是万难立足,而去秦国才是他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