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仁义难行的时代桎梏

2017-05-15 12:05:07.0

在与孟子交往的这段时间里,齐宣王深深地被孟子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所折服,在他心里,孟子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一位良师益友的贤臣,一位品德高尚的长者。

其实,齐宣王并非不想采纳孟子的建议而推行仁政,然而正如我们先前所说的,这是一个动荡混乱的年代,谁敢第一个站出来做好人,就一定会被坏人所诋毁和打倒。

像孔子一样,在推行仁义的道路上,孟子注定了只能一个人走下去。

对于不得不再次离开齐国,孟子的学生们和孟子的心情是一样的,拼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大家有些气馁,孟子的弟子更是直接地问老师:“老师,莫非您主张的真不如那些煽动人们为了利益而互相争斗的理论吗?”

孟子长叹一声说道:“仁义终会战胜不仁,如同水能战胜火一样。只是在这样一个年代,去推行仁义的人,就好像拿一杯水去救一车木柴的火,火没有被扑灭,难道这说明水不能灭火吗?”

杯水车薪,天下大势如此,一个人的力量又怎么能改变呢?难得的是孟子从来没有丧失自己的信仰,世间正道,既然不能带天下人共同走,那我就一个人孤独地走下去。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坚毅前行慷慨悲歌之士,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古圣先贤,中华民族价值观方能得以永续,与其说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不如说,是他们捍卫了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

为了能把孟子留在齐国,齐宣王请齐国的名士淳于髡去劝说孟子不要离开。淳于髡曾与孟子辩论过很多次,而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一次自然也没有成功。

但是淳于髡说了这样一段话:“先生,重视名誉功业,为的是济世救民;而轻视名誉功业,那就是独善其身。夫子为齐国三卿之一,上辅君王,下济臣民,名誉功业尚未建立就这样离去,这难道是仁义的做法吗?”

孟子回答道:“天下安定就入朝做官,天下动乱就隐居山林,这是伯夷的选择。五次赴桀,五次赴汤,在天下动乱时就去做官,这是伊尹的选择。不以侍奉道德败坏的君主为耻,不以自己官小而卑微居下,这是柳下惠的做法。这三个人的行为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把施行“仁义”作为自己的目标。所以说,君子推行仁政而己身做到这是第一要素,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做法,那便是因人而异了。”

其实,说出这些话的孟子无疑是无奈的,他何尝不想去济世救民?孟子不是清高,也并非自命不凡,对于像齐宣王这样尚能明白事理的君王,他也是尽力去争取的。奈何人事已尽,天命难违,还是那句话,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抑或是任何一个古圣先贤,都无法治愈一个时代的顽疾,这并非是圣贤们的遗憾,而是那个时代的不幸。

而在当时,又有多少人沉溺于其中而乐此不疲呢!

直到一千年后,在宋代的新儒学思想体系中,孟子的思想才最终得以成为主导地位。

公元前294年,孟子踏上了回国的旅途。四十三岁离家,七十八岁还乡,孟子在异国他乡整整漂泊了三十五年。归乡后,孟子并没有回家歇息,而是先去祭拜了父母。孟子清楚地记得,当他安葬了母亲离去的时候,母亲坟前那株细细的树苗,而如今那株细细的树苗已然亭亭如盖了。

孟子一个人孤呆呆地站在母亲的坟前,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这其中有对母亲的思念,亦有对人生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