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名不正 则言不顺

2017-04-03 11:47:36.0

 
00:00/00:00

上一期我们讲到,孔子在楚国并没有得到重用,虽说上至楚昭王,下至楚国大臣,每个人对孔子都是礼遇有加,可是这并不是孔子想要的,他的内心依然一有种强烈的使命感所驱动。

正所谓任重则道远,既然胸怀天下,那就注定要奔波半生了。

但究竟又去向何方呢?若论关系,和鲁国较密切的还是卫国。虽然两度离开卫国,但当年离开卫国之前,孔子的好友孔文子曾经坚请“必须留贤而行”,因此孔子挑选了几位弟子留下来,并且在卫国出仕为官。孔子也很想回到卫国去看一看,一则和故友相见,再一则想看看弟子们在卫国的政绩如何。

此时的卫国,卫出公的父亲,也就是前太子蒯(kuǎi)聩,正流亡在外,各诸侯对此事也是议论纷纷,认为卫出公与他的父亲争夺王位,这是无视伦常的表现。

由于孔子的弟子很多在卫国为官,卫出公也想请孔子出来执政。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曾经问过孔子:“夫子,卫国国君想请您出来执政,您打算首先做什么呢?”

孔子回答四个字:“正名为先!”

子路对老师的回答很不解,于是问道:“夫子,您是不是过于迂腐了,为什么要先正名啊?”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若不成,那么礼乐教化就不能兴盛;礼乐教化不兴盛,那么刑罚必然不能适度,百姓也就会手足无措了。所以君子办事必须名正言顺,说出来的话,一定要切实可行啊。”

其实子路这么问也是有他的道理,他看着孔子长年在外颠簸漂流,为的就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卫出公想请孔子做官,孔子却要先正名分,这不就等于说要废掉卫出公吗?前太子还在晋国避难呢,论名分,他才是有资格做君主的。

也正因如此,子路才会说孔子迂腐。不过我们不要忘记一点,对孔子来说,他一生中奔走呼吁想要实现的,不就是仁义礼教吗,假如自己都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做官又有什么意义呢?

公元前485年,孔子师徒再次回到了卫国的都城帝丘。这一年,孔子已经六十七岁了。从上一次离开卫国算起,已经整整八年。这期间,蒯聩在和自己儿子争夺君位的斗争中彻底失败了,尽管晋国为他两次发兵攻打卫国,但都没有成功。

卫出公的国君位置算是坐稳了,便想要利用孔子的声望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对于孔子的回归,卫出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由于孔子始终不肯放弃正名的想法,因此卫出公并没有给他一官半职。不过,虽然此时的孔子依旧是闲云野鹤,没有官职在身,但他培养的弟子却已经有很多在各国担任要职。对卫出公来说,这样一个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大学者,只要好生地供养起来,就是对自己名声最大的好处了。

而此时的孔子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从政之心也已慢慢地淡了下来,对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感到了身心疲惫。在卫国最后的几年里,孔子又陆续收了一些弟子,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惠叔兰、子夏等。而孔子在早些年前收的弟子子游,已经成为孔子门中重要的一员,后来独成一家,为儒学的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在孔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时候,年近古稀的孔子,得到了从鲁国传来的一个噩耗,他的妻子亓(qí)官氏病逝了。噩耗传来,孔子掩面而泣。十余年的颠沛流离,他不曾陪伴在妻子的身边,一双儿女都依靠着妻子一人,褒奖与冷嘲,困厄与孤独,妻子都在自己默默地承受着。

孔子孤独的站立着,眺望着鲁国的方向,自言自语道:“是时候,回鲁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