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咱们讲到了春秋第一刺客专诸把吴王僚刺杀当场的故事,在专诸的帮助下,公子光成功篡位为王,成为吴国的新任国君,他便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
吴国以前的国都在梅里,城池比较小,还没有现在学校的操场那样大呢,历任国君都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办公。一旦有强敌入侵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就马上抛弃国都,躲到树林儿里观望,等到敌人走了再出来。吴王阖闾一心图霸,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不顾及尊严的场面发生了。所以阖闾即位之后,任命伍子胥为大夫,命令他当务之急先是建一座新城。
伍子胥请来了许多通晓天文地理的人,来查看地形的高低,品尝水味的咸淡,所谓“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看好了风水,选好了吉日,那就正式开工。
这座新城十分的有名,吴王阖闾为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阖闾大城”,那么这个“阖闾大城”在哪儿呢?他就是现在的苏州古城。我们经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城的繁华与山水,应该要感谢伍子胥的贡献了。
新城建好之后,伍子胥又提出了“治兵库”的提议,什么意思呢?就是锻造兵器,选拔兵卒,教以战法射御的一些战斗技巧,当时全中国最好的铸剑师全都在吴越二地,其中最出名的要当属欧冶子、干将和莫邪了。关于这三个人的大名我想不用我多说,我们应该是耳熟能详了。关于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些史料来看一看,那么在这儿呢,我就不展开讲了。
在这样的大师辈出的环境下,吴国一度成为了神兵利器的代名词,甚至还设计出了自己专属的兵器,名为“吴钩”,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曾有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吴钩已经超越了刀剑本身,已经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和顽强的精神符号了。
在伍子胥的治理之下,吴国整体的面貌焕然一新。城有了,兵有了,再不是以前那个破破烂烂的集市形象了。可吴王阖闾仍然是整日愁眉不展,因为在他的心头中,还有一个大患没有去除。
这个心头大患就是吴王僚的弟弟庆忌。春秋时期的勇士很多,单以勇猛而论的话,这个庆忌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此人力大无穷,能徒手与豹子和犀牛搏斗。吴王僚死后,庆忌跑到了卫国,并且扬言要为自己的哥哥报仇。这样一个天下第一勇士要找你报仇,那也难怪吴王阖闾是茶不思饭不想了。
此时伍子胥又向阖闾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可以堪称为春秋的第二号刺客,他的名字叫要离。
要离长得是其貌不扬,身材瘦小,仅仅有五尺多高,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六五左右吧。虽然瘦小,不过要离可是当时出了名的剑客。
吴王阖闾见到要离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心下很是失望,于是漫不经心地说道:“庆忌这个人生性多疑,你准备如何接近他呀?”
要离说:“请大王断我右臂,杀我妻儿,以此来取得庆忌的信任。”
这吴王阖闾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你……你再说一遍?”
“请大王断我右臂,杀我妻儿!”
阖闾总算是听明白了,眼前这个人那是个疯子,绝对的疯子。可面对天下第一勇士庆忌,除了疯子,又有谁能杀得了他呢?
就这样,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要离成功地骗取了庆忌的信任,做了他的贴身侍卫。三个月后,机会来了,庆忌率领着部队乘船而下,准备从水路进军吴国。
此时,要离就站在庆忌的身旁,就在庆忌凝思远眺之时,忽然一阵风浪袭来,站在一旁的要离当下心想,刺杀庆忌的绝佳时机就在此刻了,想到这儿,要离猛力地把手中的短矛刺向了庆忌。
庆忌正在远眺,心中思量着如何为自己的兄长报仇呢。一阵风浪过来,不由得船身摇晃,自己的身体也随着摇晃了起来。忽然觉得从背后到胸前有一阵剧痛,低头一看,竟是一支短矛的矛尖儿,竟穿出了自己的胸膛。
回过神来的庆忌忍住剧痛,转过身来,看到的竟然是自己信任的要离。庆忌一把把要离拎了起来,顺势把整个人按在了江水里,又提起来,反复三次。然后把淹得半死的要离拎在自己的腿上,放声大笑:“哈哈哈……天下竟然有如此的勇士!”
左右护卫见状一拥而上准备要把要离给杀了,而庆忌摇了摇头,笑道:“且慢,不要伤害他。能杀我的人,也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的勇士了。一天之内,又岂能连死两位勇士呢?你们退下,让他去吧!”庆忌说完,用力地抽出了胸口的短矛,顿时鲜血喷出,径直地飞溅在了要离的面颊和胸口上。看着迎面倒下的天下第一勇士,要离沉默了,他擦了擦脸上的血水,慢慢地向外走去,就在要离与侍卫擦肩而过之时,突然从旁边的侍卫手中夺过了佩剑,自刎而亡了。
两位勇士的尸体,直挺挺地躺在摇晃的甲板之上。江水滔滔,见证了这一幕悲剧的上演。
无仁义之勇,不能称其为勇,顶多那算是一个执恶斗狠的。与庆忌的大英豪相比之下,要离哪还有颜面苟活于世呢?可叹,春秋第一勇士就这样丧命船头了。悲哉!悲哉!
好,今天我们就说到这儿,欢迎您明天继续关注闻古知新,也希望您转发评论,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