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学向善,丁酉宁安。感谢大家对闻古知新的关注,也希望您转发并评论。
上回咱们讲到春秋第一神射手养由基的故事,在那个没有发明火药,完全是冷兵器战争的时代,箭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强大的攻击武器,它的远距离射杀可取上将之首级。冷兵器时代,弓箭那就是武器之王了,箭术高超的人,则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狙击手。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不乏对高超箭术的描写,比如吕布辕门射戟,飞将军李广射虎穿石等等等等。在周礼中,“礼、乐、射、御、书、数”是贵族教育体系的六项基本技能,在后期孔子所开办私学当中教授的“六艺”也就是这六项技能了。
至圣先师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ráng)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夺的东西,如果一定要有,那大概就像射箭比赛那样吧,比试之前双方互相作揖,比试之后一起举杯相庆,这就是君子之“比”了。由此可见,现代人很喜欢的射箭运动,在古代也是普遍的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而不仅仅是保家卫国的射杀工具了。
因为这一箭之功,养由基被楚庄王厚加封赏,让他担任了车右一职,掌管亲军。而剿灭了斗越椒这个心腹大患,楚庄王的心情是十分得痛快,大摆宴席,庆功喝酒,让大臣们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难得见到楚庄王如此高兴,于是群臣们也敞开了肚皮,大吃大喝,从下午一直喝到了天黑。
商纣王因为纵欲饮酒而亡了国,所以周朝的先圣周公颁发了禁酒令,不许在夜间饮酒。不过楚庄王可不理这一套,命令人点起了青铜灯,晚上接着喝。
在这儿啊,我要给大家普及一个文化小常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夜”和“宵”有着不同的含义,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例如成语“良宵美景”您就不能叫成良“夜”美景,“春宵一刻值千金”您就不能说成是春“夜”一刻值千金。
简单来讲,满月为宵,残月为夜。就是说,月圆的夜晚称其为“宵”,月缺的夜晚则称其为“夜”。“宵”涵盖“夜”的含义,但是“夜”是不能替代“宵”的含义的。在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否则我们就会犯一些基本的错误,贻笑大方了。
中华传统的节日当中,很多都是月满为宵的那一天,例如刚刚过去不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八月份的八月中秋节等等等等。
好,我们话说回来,说回到在大殿内畅饮的楚庄王和群臣。只见众大臣们借着灯光,喝着美酒醇香,一个个那是醉眼迷离,面红耳赤。楚庄王见大臣们喝得如此畅快,一高兴竟然把自己的爱妃许姬叫了出来,让许姬亲手为大臣们把盏敬酒。
说起这许姬,那也是大大的有名。她是楚国后宫的第一美人。在晚宴灯光的衬托之下,许姬显得是格外得妩媚,宛若仙女下凡。正所谓灯下看美人,那是越看越美啊。这也许就是许多女性朋友喜欢和自己心仪之人共进烛光晚餐的原因吧。
就在许姬飘飘然来到众大臣身边把盏敬酒的时候,不知哪儿来的一阵风,竟然把大殿里的蜡烛全都吹灭了。恰好那天晚上还没有月亮,大殿里顿时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在这个当口,不知是酒后失态乱性,还是这许姬实在是太美了,竟然有一个大臣趁乱上去扯住许姬的衣服,放肆地摸了一把。这突如其来的骚扰,让许姬是花容失色,一番努力地挣扎之后,方才脱离,并顺势揪下了那个人帽子上的红缨。
许姬将红缨握在手中,连忙跌跌撞撞地跑回到楚庄王的身边,并把自己刚刚被人轻薄之事,轻声地告诉了楚庄王:“大王,刚才敬酒时有人对我欲行不轨,挣脱之后我把他头盔上的缨拔下来了,以此为证。待会儿点亮灯之后,您一定要把他抓住!”
楚庄王一听,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嗯,我知道了,你且稍安勿躁。”不多时,宫中的太监宫女从外面拿进来了火种,准备将大殿内的灯光再次点亮。
就在这个时候,楚庄王站起来说道:“且慢。寡人今日宴请众位爱卿,是希望你们开怀痛饮。可寡人见你们一个个身披铠甲,头戴缨盔,哪里像一个欢庆的样子!寡人提议,把所有头盔上的红缨给我摘掉,咱们喝他一个一醉方休。来来来……众爱卿干杯!”
在一片哄笑声中,所有人都把头盔上的缨拔了下来。等到烛光重燃亮起之时,每个人的帽子上都没有了红缨。
事后,许姬责问楚庄王:“大王为什么不揪出那个无礼之人?他犯下的可是欺君之罪啊,按律当灭族啊!”
楚庄王只是笑着解释道:“嘿嘿,爱妃……这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是晚上不能喝酒,是寡人破坏了这个规矩,是寡人让群臣们开怀畅饮,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儿,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寡人之过。寡人有过在先,那人的错在后,我怎么能惩罚他们呢?要惩罚那也是应该惩罚寡人呐!”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大会”,比起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楚庄王豁达胸襟和气度显得就更加得自然,也成了无数君王效仿的楷模。
庆功酒喝完了,雄踞楚国多年的若敖氏也被覆灭了,没了掣肘之忧的楚庄王,接下来又会做出哪些豪壮之举呢?
我们明天接着说,感谢您对闻古知新的关注,希望您转发评论,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