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系列:失去人性底线的战争

2017-01-24 08:15:45.0

 
00:00/00:00


春秋大义,闻古知新。感谢您的关注。

上回咱们讲到了晋文公不忘一饭之恩,在宋国面临亡国危机之时挺身而出,围曹卫以救宋国。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朋友会问了,晋国为什么不直接去帮宋国解围,跟楚国的军队来个正面交锋呢?难道是因为打不过吗?晋国其实确实有这方面的打算,但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此。当年重耳流亡在外的时候,不被中原各诸侯国所待见,反而是一个蛮夷之地的楚国热情地接待了他,甚至不惜以诸侯之礼相待,这份恩情对重耳而言那是铭记于心的,晋文公知道总有一天晋楚两国必定会兵戎相见,但晋国不想成为先动手的那一方。这不仅仅是出于言而有信,更是一份恩情之回报了。

有了这一层的关系,我们再来看晋国的策略便会一目了然了:我就是打你楚国的盟国,只要你来救,宋国之围自然就解除了,而且是你楚国动手在先,晋国只不过是被逼而迎战而已。

这个算盘打得固然是很好,只是楚国也不是傻子,你晋国不来打我,那我楚国也懒得管你,我闷头打我的宋国,看看咱们谁到底耗得过谁。这两个大国就这样较上劲了,只是苦了宋国、曹国和卫国啊,两边的援军都不来,敌人的攻势却是一波猛于一波。终于,曹国首先撑不住了,举起了白旗向晋国投降了。要说这曹国的军队嘛,其实打起仗来也不含糊,折了晋国的不少人马,可就像他们的国君曹共公喜欢偷看别人洗澡一样,曹国的士兵也有一个奇怪的癖好,那就是鞭尸。曹国士兵把杀掉的晋国士兵的尸体用钩子挂在城头,一边谩骂一边抽打,这种侮辱别说是在古代了,您就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不能容忍的,曹国的士兵如此一来可把晋国人气的是七窍生烟呐。而就在这时,晋国的军队当中有人想出了一个对策:既然你曹国人如此侮辱亡者,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直接把军队驻扎在你的祖坟之上,不投降那我就挖,挖你的祖坟。

哎,真是看来基本底线一旦被打破的时候,规矩就不复存在了。你不守规矩,那我就比你更不守规矩。其实即便是现代战争,打仗也是讲点规矩的,比如不杀俘虏,不伤及无辜平民,不使用核武器等等,无论您是强国还是弱国,这些规矩都是共同遵守的,否则那就不叫打仗了,叫什么呢?叫丧心病狂的毁灭了。

曹国人眼看着自家的祖坟就要被晋国人给挖了,那哪还能坐得住呢?这仗就甭打了。于是曹国的军队打开城门,迎进了晋国的大军。晋文公进城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人把曹共公抓到了自己的面前,不仅狠狠地羞辱了一番,并且质问道:“你这个下作之徒啊!当初你偷看我洗澡的时候会不会想到你有今天呐?!”晋文公说完这句话那真是吓得曹共公连忙跪地求饶啊。一国之君,为苟延性命而如此屈膝泣叩,真是颜面尽失啊。曹国经此一役,对晋国那是彻底地俯首称臣了。

这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该赏的赏,该罚的罚,该报恩的报恩,该报仇的那自然也是要报仇的,在他的心里早已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

您还记得曾经在饭菜中藏了一块白玉偷偷送给重耳的那个曹国大夫僖负羁吗?我们这些看客都记得,那么晋文公自然也记得。晋文公进城之后下令军队所有人不得侵犯和骚扰僖负羁及他的家人,以此来报答他当日的恩情。

知恩图报,恩怨分明,这就是晋文公为人的特点,也因为这个特点,才有如此多的人甘心追随于晋文公了。

曹国被攻破之后,卫国国君卫成公自然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沦为下一个晋国的阶下囚了,心中害怕,于是连夜收拾家当,竟然跑到陈国去了。至此,晋国的军队抢先一步完成了任务。而此时,楚国仍然在苦苦地围攻宋国,虽然占领了不少土地,但是楚国始终没有拿下宋国。而为了弥补宋国的损失,晋文公大手一挥,将曹卫两国的部分土地慷慨地分给了宋国。

楚成王眼看无法攻下宋国,又不愿意失去曹、卫二国,便动了撤兵的念头,于是对统帅楚国的三军大将军子玉说道:“哎,重耳这个人,我太了解他了,他胸中的志向和才能可谓当世无双啊,加之在外流亡多年,早已练就出钢铁般的意志,我们其实最好不要和这样的人为敌啊!”听完楚成王的一番话,大将军子玉则是不以为然地说道:“大王,不是微臣想建功立业,只是我楚国如果就这么撤兵了,那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的。”大将军子玉一番慷慨激昂之后,楚成王叹息一声说道:“哎,既然如此,那你就去试试吧。”

这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为争夺中原的霸主,晋国和楚国之战一触即发。

春秋大义闻古知新,咱们明天接着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