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系列:曲沃三君终代晋

2017-01-10 10:00:46.0

 
00:00/00:00


春秋大义,闻古知新,感谢您的关注。

上回咱们讲到成师图谋不轨,派人杀掉了当朝国君晋昭侯欲取而代之,最后却因晋国公族的干预而失败了。

成师的阴谋付之东流后,只能老老实实地夹着尾巴回到了曲沃,整日无精打采唉声叹气,没想到几年之后,竟然郁郁而终了。又一个把欲望当做理想奋斗的人,理想和欲望在表象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不同在于面对困难的砥砺和困境中的厚积薄发。简单说,就是没搞清楚“想要”和“需要”的本质区别。

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硬要去抢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会徒劳而增添痛苦。如果是普通老百姓,这种痛苦仅仅只是加在自己身上,但如果是号令一方的统治者,那造成的可就是千万人的悲剧了。

这位成师可谓是贼心不死啊,在临死之前也念念不忘他的梦想,甚至叮咛他的儿子曲沃庄伯,一定要替他实现这个夙愿。

而此时晋国的国君是晋昭侯的儿子晋孝侯,与曲沃的庄伯之间是堂叔侄的关系,其实到这儿来讲,他们的血缘已经相对的疏远了,平日里自然也没有什么往来。缺少了沟通的情感,自然久而淡泊了,也是曲沃庄伯做起事情来也就毫无顾忌,不再像他父亲那样遮遮掩掩,而是直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率领着军队长驱直入,攻入了国都翼城。可怜呐,晋孝侯和他的父亲一样,没等一展抱负便死在了在乱军之中,成为了内战以来被弑杀的第二位国君。

成师的遗愿看起来好像是实现了,可是千算万算,曲沃庄伯还是低估了晋国的贵族阶级。打不过你,还不能叫人吗?几天之后,他们从西边的邻国荀国搬来了救兵。就在曲沃庄伯的部队狂欢庆祝的时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眼看到手的鸭子又飞了,曲沃庄伯愤愤不已,但是也没办法,只好撤回了曲沃,这第二次讨伐战争又以失败而告终了。

连续两次造反失败的曲沃已经成了各国茶余饭后的笑料,而此时的曲沃庄伯自己也是骑虎难下,打得过要打,打不过,那就借兵也要打!

于是在公元前718年,曲沃庄伯通过贿赂周桓王从周王室借来了兵,并联合郑国、邢国一起,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了翼城。没有花费太多的力气,联合国的部队顺利地攻入了翼城,赶跑了新任国君晋鄂侯。按说这一次应该是十拿九稳了吧,可结果仍旧令人是大跌眼镜,就在周桓王班师回朝的路上,这位老人家越想越不对劲,自己一个堂堂的天子,怎么就帮助一个造反的人了呢?这事好像不大对劲儿,回过神来的周桓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虢(guó)公带兵讨伐曲沃庄伯。

荒唐,真是荒唐啊。这周桓王真是一个被“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一歪理邪说给洗脑的人。应了那句话,第一次犯错误尚有说辞辩解,再犯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愚蠢了。

再说曲沃庄伯,这边屁股还没坐热呢,眼看昨天还是盟友的周朝大军,须臾间已变成了自己的对手。当下心知不妙,赶紧收拾家当跑路吧。此时周桓王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找回一些颜面树立自己的形象,但可惜的是,这位周桓王再一次的犯了糊涂,只是赶走了曲沃庄伯,把自己赶下台的晋鄂侯的儿子扶上了晋国国君的位置,史称晋哀侯。

曲沃庄伯回到曲沃之后,心里面的郁闷比他的父亲成师,那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没过两年,也和他父亲一样,郁郁而终了。您瞧瞧这对父子,抢别人的东西没抢到,反倒是把自己给气死了,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曲沃庄伯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曲沃武公:儿子啊,你父亲没能实现你爷爷的愿望,接下来就看你的了。祖孙三代都把抢别人的地盘作为理想而奋斗终生,这在历史上您也找不出来第二家了。

接过了造反大旗的曲沃武公,看着眼前的烂摊子实在是糟心。军队的主力被周王派来的兵马打的七零八落,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从来没有过的困局。但是也没办法,家族的理想总归还是要完成的。他耐心地等待着,等待一个必中的机会。

公元前710年,曲沃武公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晋哀侯侵占南部一个小国径廷,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于是曲沃武公借此机会,联合径廷一起讨伐了晋哀侯,并且斩杀了晋哀侯。

径廷之战直接奠定了曲沃武公在晋国的地位。

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又一次发动了讨伐晋国的战争,并弑杀了当时的国君晋侯缗(mín)。为了防止周王室再一次出兵干预,曲沃武公用抢来的珠宝玉器贿赂了当时的周天子周釐(lí)王,周釐王良好的继承了周桓王的昏聩蒙昧,见到钱财美女自是喜上眉梢,早已经把什么礼乐法度,王朝纲纪抛到脑后了。竟然分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史称晋武公。

至此,晋国长达六十七年的内乱终于宣告结束。在这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浩劫当中,共有五位国君被杀了,无数生灵惨遭涂炭,其斗争的残酷性在整个春秋历史上也是无人可出其右了。

晋国经过如此动荡之后,是否会迎来和平和一位英主的出现呢?

咱们明天接着说。春秋大义闻古知新,感谢您的关注,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