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系列:斗伯比妙计无双 楚国终成霸业

2016-12-14 09:11:13.0

 
00:00/00:00


感悟千年跌宕,思辨曲直于今,春秋大义,闻古知新。

上回咱们说到随国与楚国交战,随国战败,大夫少师也死在了楚军的乱刀之下。为救随国于安危,贤臣季梁挺身而出,只身前往楚军大营进行谈判了。

须臾攀谈之后,随国大夫季梁话入正题:“我随国虽然初战不利,输在轻敌,而非军事实力。倘若楚军仍步步紧逼,我随国将士子民定将与楚军搏死一战。并且,我主公已派信使去中原诸侯国搬兵,郑国为首的大军不日即可抵达,誓与楚军一战。”

“哈哈,季大夫,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刚才不是聊得好好的嘛。”斗伯比忙起身打圆场。

“季大夫,我家主公并非要与你随国为敌,只因你家主公无视我们“南楚联盟”并蓄意破坏周边国家的安定团结,迫于无奈,我们才和其他盟国

来与随国沟通的。并无刀兵相见之意啊。责任都在下面几个莽撞无知的将领,瞒着我家主公与随军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摩擦。况且,那几位将领也被我家主公狠狠的训斥和责罚了。季大夫,这是误会,误会呀。”

这斗伯比可真是牛,一番话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简直是一派胡言呐……”季梁刚要反驳斗伯比,只听得“啪”得一声。

一声闷响打断了季梁的话,熊通拍案而起,目露杀气的说道:“给脸不要脸,不谈了,我楚军明天就踏平你的随国!”

熊通说完,虎视眈眈地看着季梁。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仿佛一切都被凝固了。

季梁也毫不示弱地回应道:“那我随国将士也必将搏死一战,直到一兵一卒!”,说完,季梁的眼神死死地盯着熊通。

“主公息怒,季梁大夫息怒,怎么耍起小孩子脾气了。有事儿好商量嘛,来来来,季大夫请坐。”斗伯比说完,看了一眼熊通,这是一种多年的默契,仿佛在说,主公演得很好嘛,接下来的戏由我来唱。

其实季梁也明白,倘若要真的开战,随国万万不是楚国的对手,况且随侯是否会按照自己先前说的去做,到中原去找救兵,还是开城投降,他不敢再往下面去想。斗伯比这么一说,他也就就势坐下了,也想听听斗伯比怎么说。


“刀兵相见生灵涂炭呐,况且我家主公并无灭随之意,全在地区的稳定与和平团结上嘛。要我楚国退兵,可以呀,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随国必须承认“南楚联盟”并昭告天下,随国是“南楚联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第二嘛,随侯需替我家主公去周王室,要求周王室封我家主公为楚王,并全权行使“南楚联盟”的政治与军事的管辖权。”

还能说什么?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随侯必须答应。既然答应了,那就马上履行吧,在重新签署了和平条约之后,随国发表声明,正式加入“南楚联盟”。当然,这个消息,周王朝是不知道的。

简短结说,随侯来到了洛邑,并拜见了大周天子周桓王。当周桓王得知随侯是来替熊通当说客的,还提出了一个什么“一国两制”的计划时候,周桓王怒了,要不是看在随侯是周朝宗族文王之后的面子上,随侯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此地不可久留,随侯当天就跑出了洛邑,直奔自己的老家随国。没几天,随侯又硬着头皮去见了楚国国君熊通,并把这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告诉了熊通。熊通听后自是大怒,并且把随侯劈头盖脸地臭骂了一顿,而后转过身来问斗伯比:“先生,费了大半天的劲儿,仗也打了,高层会谈也开了,周王朝也派人去了,怎么落得个没头没尾无疾而终了呢!”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斗伯比面带笑容的回应着。

“你……你怎么还笑得出来呀?”

“大王,自今日起您就是楚王了,大王莫急,您先听我说。我们首先成立了“南楚联盟”,是试探周边诸侯国的态度和是否承认我楚国的大国地位。这是睦邻友好关系的战略。而后我们讨伐了随国,并让这些加盟的诸侯国一同前往,并非需要他们帮助,而是让他们切断与随国和周王朝来往的后路;随侯前去周王朝游说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但我们的目的不在周王室的批准,而是中原诸侯国要知道这件事情,楚国为王并非分裂周朝,而是周朝不容我楚国。”

斗伯比接着说道:“大王,您称王的大事已成。并且我们依然是大周的诸侯,但我们是诸侯中的王。”

听完斗伯比的一番话,熊通佩服地五体投地。楚国称王了,这条称王之路虽有波折,但都在斗伯比的计划之中。

公元前704年,楚国称王,熊通作为楚国的国君,史称楚武王。

到了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死于伐随的途中。次年,楚武王的儿子熊赀(zī)继位,史称楚文王。楚文王在楚武王的基础之上,励精图治使得楚国更加的强大,并把楚国的都城迁到了“郢”(yǐng)这个地方,“郢”在今天中国的湖北省江陵一代。

两代楚王为楚国的强盛之路,披荆斩棘横刀立马,开疆扩土南征北讨,立下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