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系列:斗伯比诱诓少师

2016-12-12 11:29:24.0

 
00:00/00:00

春秋大义,闻古知新。感谢您的关注。

上期我们讲到随侯没有采纳贤臣季梁的意见,与楚国签署了友好盟约,并达成了一系列“高大上”的合作项目。我们先按下随国不表,来看一看楚国接下来有什么举措。

“先生果然是神机妙算呐。可是我们兴师动众地折腾了大半天,就为一个什么‘友好协议’吗?”

“主公,可以肯定的是,季梁在随侯的心目当中已经不如从前了。”

“先生如何得知呢?”

“主公,您是知道的,季梁是一代贤臣,其美名早已传遍天下了。倘若随侯重用季梁,那我们这份国书,随候是万万不会签的。”斗伯比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又说道:“哎,贤臣无英主哇!看来现在大夫少师应该很得宠啊!”

“那按先生这么说,倘若这季梁仍被重用,那您这项上人头……呵,恐怕就不保啦!”

“哈哈,君上,我倒是希望如此啊。小老儿命是小,若季梁被重用,那两国必定开战,就算随国联络各路诸侯,也一定不能取胜。如此一来,这随国必定是有损大半,想那随侯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那一定是不肯久战的。双方罢兵之后,那大夫少师会在随侯面前游说,并把过错都怪在季梁的头上。那如此排挤之下,季梁在随国便难以立足了。到那时,君上将其收留,为我楚国所用。岂不是一大幸事吗?”

熊通听完斗伯比的这番话,感动地走到了斗伯比的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斗伯比不愧为春秋大贤,为楚国之兴盛,不惜以身作饵,也真是叫人感佩。有这样的人才,有这样的忠义,这楚国不兴盛恐怕都难。

就在楚国君臣对话之时,随国的使者来了。不是大夫季梁,而是有一副“好下水”的少师。听到少师来了,斗伯比笑了,而且笑得很灿烂……

就在少师来到楚营之前,斗伯比吩咐把精锐部队全部都隐藏起来,只留下一些老弱残兵。他要给少师一个假象:楚国那是纸老虎,根本不是随国的对手。这一招兵不厌诈,算不上多么得高明,但是对付少师这样的人,那是足够了。

春秋有斗伯比戏弄少师,三国有周瑜佯装自醉蒋干盗书,此等例子枚不胜举。看来啊,自以为是的聪明人那是害人害己呀。少师回随国复命了。自是一番添油加醋啊,在随侯面前也领了许多的封赏。

楚国退兵了,一年后,一轮强大的攻势正在展开,这一次不是动用武力,而是外交手段。正如兵法所云:不战以屈人之兵。

楚国采用了什么样的外交攻势呢?简单,那就是成立“楚国联盟”,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叫“楚联盟”。盟主自然就是楚国了,成立联盟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可以试探靠近楚国的这些诸侯国对楚国的态度和立场;第二,来的是朋友,那不来的就是敌人,对待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打;第三,可以大大削弱随国在“抗楚联盟”中的江湖地位和影响力;第四,不动一兵一卒,瓦解了“抗楚联盟”的同时,成立了“亲楚联盟”。

斗伯比不愧为一代大贤呐,一箭四雕之计,彼时,应该也是无人可以出其右了。

名为“楚国一家亲”的高峰论坛开幕了,汉东各诸侯几乎都来参加了,而且大多都是国君亲自来的。楚君熊通很是满意,很有成就感。他感觉到在“镁光灯下”的万众瞩目,这感觉,很爽!但是,也有让他不爽的事儿,有两个国家没有派代表来,他们是黄国和随国。在当时,汉东一带有很多的诸侯国。当然,那些都是小国,和这些小国相比,随国那算是大国了。

楚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峰会,居然有人不参加,这不是不给我楚国面子吗?熊通很生气,后果那也是很严重!于是,楚国通过外交途径分别向黄国和随国发出了谴责信,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强烈地谴责了这两个国家破坏“楚国一家亲”的和平计划。

这没几天,黄国的国君就亲自到楚国来访问了。这名义上是访问,实际上是来谢罪的。一番检讨之后,黄国国君做出了郑重地声明:“黄国是楚国和平计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一来,除了随国以外,周边的诸侯国都成为了楚国的盟友了。

“嗯,这个随侯也太不知趣了,不知好歹的东西。”

“君上,随候不来那是意料之中的。现在周边国家都已臣服于我楚国,随国已是孤立,我们可以组织多国部队前去讨伐一下。讨伐的名义就是:随国破坏周边国家的安定团结,蓄意扰乱地区秩序。那随国必败,如此一来,随侯就必须到周朝做说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