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系列:斗伯比巧破抗楚联盟

2016-12-12 10:08:13.0

 
00:00/00:00

公元前710年,郑国国君郑庄公和蔡国的国君蔡桓侯在“邓”地,举行了双方会谈。“邓”地属于蔡国,位置大概是在今天的河南漯(luò)河一带。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对楚国的扩张和防御问题。这一次高层会晤引起了诸侯国的关注。

郑庄公与蔡桓侯在会议中,相互交换了对楚国的看法并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是有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摆在面前:楚国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国力强盛,在诸侯国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蔡国是个小国啊,而且来的都是墙头草的作风,有好处的事儿那必须参与,但如果是风险嘛,那就仅限于外交辞令了。这次会议在友好的气氛中,不出意料的结果中结束了。

而在汉水以东的诸侯国则已形成了有效的自我保护体系。楚国之前的几代君主都曾想瓦解这个“抗楚联盟”,但是都没有成功,反而使这些诸侯小国更加地团结了。

到了熊通为核心的新一届的楚国领导班子,他们决心一定要瓦解这个“抗楚联盟”。先是以强大的武力安定了后方,站稳了自己的脚跟。而后决定出兵强行撕裂这个“抗楚同盟”,以解除“汉阳诸姬”对楚国的发展阻碍了。

制定好计划后,熊通先找来了谋臣斗伯比来商议。

“呃,先生,我欲发兵随国,您有何高见呐?”

“君上,兵是一定要出的,但不能直接和随国撕破脸,否则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我们的目的是称王,而不是灭掉随国。以老夫看嘛,我们先可以发兵到随国的边境,但并不越过国境。然后再派使者前去和他们签署不侵犯条约。”

“那,那然后呢?”

“王上,接下来的结果有两个可能,第一是随国不签署,那我们就打。”

“那他们要是不签呢?”

“哈哈哈哈,王上,随国一定会签的。老夫以项上人头作保。”

楚国发兵了,俗话说兵马一万是无边无沿,兵马十万扯地连天。铺天盖地的楚军在随国的边境,沉集下来,虎视眈眈。

这随侯一向是清高自傲,根本看不起这些南蛮楚国之人,这闻听楚国沉兵于边境,那知道这楚国是来者不善,于是立即下令进入一级战备。但是过了几天,并没有发现这楚国有打的意思,反倒来了个使者,奉上了国书,还捎了一些土特产过来。这随侯有些不太明白楚国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了,于是找来了群臣商议。在一番商议后,随国的一位大夫“季梁”走到了随侯的面前:“主公,此事绝没有这么简单。楚国国力强盛,这一点我们都知道,那为什么突然和我们随国签署什么不侵犯条约呢?楚国一定有所图。况且我们作为“抗楚联盟”的发起国,倘若我们签署了这份合约,那别的盟国会怎么看我们呢,我们经营多年的盟友关系,就有可能瞬间瓦解。这份所谓的友好协议,我们是万万不能签呐!”

这位慷慨陈词的季梁大夫,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季梁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春秋时期的大贤之一,他曾提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宽仁施政观点,他也是早期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之一。您可能会问了,你这不是胡说八道,这地球上的人都知道儒家那是孔子开创的,怎么这位比孔子早一百年多年前的人,反倒是儒学的奠基人呢?

其实不然,孔子是儒家学说创始人没错,但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的是新儒家学说,在孔子之前已有“儒”这个概念和学说了。这个问题,等谈到孔子的时候,我会详细地跟大家做一些介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评价过季梁:“神农之后,随之大贤”。可见季梁的贤德那非同一般了。

好,我们话说回来。这没等季大夫说完,大夫少师很不屑地插话道:“哼,季大夫此话差矣啊,楚国主动来和我随国修好,那是因为我随国强大和拥有很重要的国际地位,随国想发展,与楚国交好那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况且这“抗楚联盟”的盟主是我们随国,主动权在我们这儿,如果楚军真的如你所说的那么强大,他们为什么屯兵边境,而不敢于越雷池半步呢?”

这季梁刚想要反驳,这个时候随侯说话了:“好啦好啦,不要争了,二位大夫说得都很有道理,不管楚国的目的如何,这签一份儿协议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嘛,我们就以静制动。”

这可真是,不怕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怕一个和稀泥没主见的领导。随侯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决定,把随国带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