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系列:楚国的崛起2

2016-12-08 18:15:20.0

 
00:00/00:00


春秋大义,闻古知新。感谢诸位关注闻古知新。今天我们继续来聊春秋的一些故事。

就在中原诸侯各国,或攻伐或结盟的乱局之时,远在南方的楚国却在悄然崛起。楚国的崛起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发展空间巨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周朝的王族子弟或是股肱之臣,都被分封在中原这个地区。诸侯国之间的土地资源都很紧张,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去别的诸侯国抢土地回来,否则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活了,这也是诸侯之间发生战争的主要原因,想要发展就必须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子民。

您可能会问了,中原地区并不比秀水江南富庶和发达呀,现在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很发达嘛,怎么都挤在中原呢?其实您有所不知,在春秋时期,也就是两千多年前,黄河是清澈的,中原地区的气候就如同今天我们的美丽江南一般,景色宜人物产丰富,也是当时的文化经济政治的核心地区。

人类的历史在变迁,自然环境也在不停的变化。这也便是为什么诸侯都在中原的原因了。那时中原的房价是居高不下的,市场处于刚性需求,至于是否有政府的调控,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还是不谈房价了,我们来继续聊楚国。在中原各诸侯国中,都在为扩张地盘而冥思苦想的时候,楚国则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楚国所处在的位置是在南方,除了北面有诸侯国以外,向西、向南、向东,都有着大量的土地资源。加上天高皇帝远,不必参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更无须在意周王室的制约或约束,楚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快,楚国占领了今天湖北省的全境,而后是湖南省的全境、江苏、浙江和四川的大部分地区,楚国鼎盛的时候它的面积要比周王朝的版图还要大!

扩张,快速的扩张!如此扩张依靠的当然是武力,而不是西装革履的外交谈判或是双边协定之类的形式。打你还需要理由吗?打你是因为你影响了我的发展,打你是必须让你面对这个事实,依靠舆论和谴责是无济于事的。楚国很霸道!气焰很嚣张!由于楚国连年征战,练就了一身功夫。什么功夫?打人的功夫!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884年左右,周懿()王姬囏(jiān)继位了。周懿王是西周第七位君王,此时周王朝已开始衰落。而在南方的楚国却日渐强盛,甚至有自立为王与周王朝平起平坐的意思。当时楚国的国君是熊渠,他并不满意甘居人下做一个小小的子爵,于是自立为王,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封为王。

公元前879年周厉王登基做了大周的天子,由于周厉王暴虐好战,楚王熊渠担心周厉王前来攻伐,于是不再称王。

熊渠去世后,又过了十代,直到熊通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成为楚国的新一代国君。不到三年时间,熊通就将江汉平原地区的“权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自从“权国”开始,楚国每次占领一个国家,就将这个国家设置为楚国下设的县级行政区域。

此时的楚国已从崛起向着强盛转变了,于是熊通想起了当年老祖宗熊渠的夙愿,他要称王!

在古时候,称王可不是小事情,不像我们现在,你想在名片上印个什么头衔都可以,什么董事长啊,总经理呀,环球总裁什么的。只要你不违法乱纪就没有人找你麻烦,但是在古时候,称谓可不是乱叫的,不合身份就是僭越,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于是熊通找大臣们前来商量了。

“你们对我称王有什么看法吗?”熊通傲慢的说道。

“大王,依老臣看,此时称王有些不妥呀。”回话之人名叫斗伯比,他是熊仪的儿子,地道的楚国贵族。

熊通有些不高兴,“难道我没有做王的资格吗?”

“大王,您当然有做王的资格,但是不能操之过急呀。微臣倒是有一条计策,可以让您君临天下,不知大王想不想听呢?”

斗伯比给出了一条什么计策呢?楚国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关于楚国的故事,我们今天就说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