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系列:卫国的荒诞1

2016-12-05 10:05:20.0

 
00:00/00:00


上回说到“天下第一公子”急子和弟弟公子寿的兄弟情深,可谓感天动地,让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但卫国的荒诞史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反是愈演愈烈了。急子和公子寿死后不久,卫宣公结束了他荒诞不伦的一生,由他和宣姜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十五岁的公子朔继位做了卫国的国君,史称卫惠公。到了公元前696年,以左公子泄、右公子职和大夫宁文仲为首的群臣,将继位仅四年的卫惠公赶下台,拥立了急子同母所生的弟弟公子黔牟(móu)为卫国国君,史称卫君黔牟。

被赶下台的卫惠公跑到了齐国投靠了齐襄公。到了公元前688年,齐襄公带兵攻打卫国,大胜。于是将卫君黔牟赶下台,让卫惠公重新坐上了卫国国君的宝座。被赶下台后的黔牟则跑到了周王室去寻求政治避难了……

说到这儿,您也许会问,似乎我们忽略了一个人,宣姜去哪儿了?她的命运如何呢?说到宣姜,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为什么会想到这句歌词呢?因为宣姜的故事仍在上演,且激情不减。

卫宣公死后,公子朔继位,四年后公子朔也就是卫惠公被赶下台,急子的弟弟黔牟继位。此时卫国群臣和百姓因宣姜参与杀害急子和公子寿,对其憎恨之情达到了顶点,似乎宣姜必死无疑了。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若要杀一个宣姜并不难,但要考虑到国际影响,因为宣姜手中还有一张王牌,它就是齐国国君齐襄公。因为齐襄公是宣姜的亲哥哥。齐国是大国,若杀了宣姜虽可解心头之恨,但亦会引发国际争端,甚至经济制裁和战争。一番斟酌之后,卫国群臣给出了这样的决定:保留宣姜的太后待遇,但是要搬出内宫。这个看似稳妥的安排,还是引起了齐国的不满。自家人当然向着自家人,怎么会忍心看着自己的妹妹守寡呢?不行,这绝对不行!于是,齐襄公给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想象的解决办法。要给宣姜找一个如意郎君,这个如意郎君不是别人,就是急子的同母弟弟公子昭伯。

您没听错,齐襄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公子昭伯娶自己的后妈宣姜。乱,简直太乱了!公子昭伯当然不肯,如此违背伦常之事断不可为。甚至说出“大丈夫士可杀不可辱”的豪言壮语。

但是,凡事就怕这个但是,公子昭伯假若是百姓,也便罢了。遗憾的是,他并不是平民百姓。卫国大夫的代表来拜见说服,齐国使者来拜见说服,就连卫国国君黔牟也来找他谈话了:“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你要以大局为重。齐国是大国,我们得罪不起的。再说,目前我们卫国最主要的是发展经济,倘若得罪了齐国,我们卫国别说发展,就连自保都会成问题的。就看在天下苍生百姓存亡的福祉上,你要以大局为重啊!”

一番慷慨激昂的胡说八道之后,公子昭伯低头妥协了。这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兄弟急子和公子寿被这个女人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卫宣公娶了这个本是自己嫂子的女人,现在自己又要娶这个女人。乱,很乱。公子昭伯的心,若油烹,似火烧,他甚至开始羡慕急子和公子寿了,一死了之至少可以保住名节。但他必须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娶宣姜为妻。

公子昭伯娶了宣姜为妻,他们是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但卫国的荒诞剧却仍在上演,一位奇葩国君在多年后横空出世,他把卫国的荒诞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