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了卫国的贤臣石碏[què],给公子州吁献上了一条计策,让他去陈国找陈桓公出面帮忙,然后让周王加封自己,便以名正言顺地可以做上卫国的国君。由于利欲熏心,公子州吁[xū]忽略了与陈桓公弑亲之仇,他认为天下的人那都跟他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利益,那没有什么办不了的事儿。其实啊,这个世界上固然有很多事儿可以被利益所驱使,但是有些事情,那是没有办法用钱能办得到的。
公子州吁是信心满满,决心已定,于是马上安排石厚准备了厚礼,前往陈国求见陈桓公了。
在这段时间里,石厚是有所警觉的,他觉得这件事情好像没这么简单,但是到底在哪儿出了问题,他自己一时又想不清楚。他也曾对公子州吁说过:“呃,主公,不如我们再想一想吧?”
“想?想什么想!这个事儿还有什么好想的?我告诉你,就算你父亲对我不忠,但他也不会害你这个儿子呀?这俗话说,虎毒还不食子呢。你就放心吧,我们此次陈国之行一定马到成功,事成之后,我会重赏你,还有……还有你的父亲。”
真是应了那句话了,要想他灭亡,就先让他膨胀。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陈国,并顺利地见到了陈国国君陈桓公。分宾主落座之后,公子州吁开始让人把礼物抬上来了,陈桓公一看微笑着,但是眼神中似乎流露出一种不祥之气。此时,公子州吁已经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之中了,哪还察觉这些事儿。
把礼物清点之后,陈桓公微微笑着说道:“礼物都在这儿了?”
“不不不,这只是给您的一份儿见面儿礼,事成之后,那我还有厚礼相送啊。”
陈桓公点了点头:“好!来人!把这个混账,给我抓了。”
此话一出,公子州吁整个人都蒙了:“您…您…您这是何意?”
陈桓公看了看公子州吁:“石碏先生设下此计,就是要我帮助他铲除你这个忤逆子。”此时,公子州吁才如梦方醒啊,但是一切都太迟了。
公子州吁被抓了,其实,陈桓公并不想杀他。倘若陈国把公子州吁杀了,这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被别的诸侯误认为自己粗暴地干涉别国内政,随即陈桓公派人到卫国找石碏拿一个主意。
在卫国以石碏为首的大臣们商议之后,决定派右宰丑去执行斩杀公子州吁的任务。可是还有一个石厚呢,这个人怎么处理呢?于是,有卫国大臣说:“诶,这个……石厚这个孩子嘛,还是不错的,石厚罪不至死啊,公子州吁那才是罪魁祸首,把石厚带回来,慢慢教育吧。”可是石碏却说:“逆子罪孽深重,万不可饶恕。”一旁众人听见石碏这么说,赶忙劝道:“诶,石公,您消消气,这石厚毕竟是您的亲儿子,您还是给他一次机会吧!”无论大臣们怎么求情,石碏依然坚持要处死自己的儿子。最后派自己的家臣一同前去卫国,对石厚执行了斩首之刑,这也便是成语“大义灭亲”的出处了。
濮(pú)地,在陈国和卫国的交接处,这里便是公子州吁和石厚的人生终点了。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是不报,那是因为时候未到。公子州吁最终被自己的欲望所埋葬了,为了欲望,他不惜一切,甚至杀了自己的哥哥。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一旦被欲望所控制,那结果必将是走向毁灭的。
这古有公子州吁利欲熏心而丧命的故事,今天也有贪污腐败而锒铛入狱的现实,无论你有多么得聪明多么得智慧,还是有多少朋党爪牙,一旦失去了自省自觉的能力,那便是不归之路了。
权利不仅仅是一种能量,更是一种责任。失去了责任的核心,它便是脱缰野马呀。我们口中常说“知足”,并非是知道满足,而是让人的良知不失啊,倘若人的良知而随着欲望流失,那满足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好,今天我们就说到这儿,春秋大义,闻古知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