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

2016-11-29 13:38:45.0

    在我们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必要因素。显然,呼吸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一呼一吸之间,让我们获得必要的氧气。其实,这一呼一吸之间,亦有着深刻的含义:呼吸,两种动作,构成了一种状态,这就是合作。从合作的角度而言,是呼重要还是吸重要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说起合作,今天我想讲给大家讲一个楚汉相争时期的典故。

    韩信大家都知道,他是刘邦帐下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曾因指挥垓(gāi)下一战,大败项羽,奠定了四百年大汉王朝。

    凡成就大事之人,必定是与人合作的能人,用今天的话来讲,越是有本事的人,则越会与人寻求合作。相反,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往往认为,孤芳自赏很重要。韩信便是一位合作方面的高高手。

    在垓下一战中,与韩信合作的人,便是楚汉时期赫赫有名的将军——彭越。

    彭越出生于山东昌邑,秦末时曾在魏地起兵,后来归顺了刘邦。他相比韩信、萧何、张良这些汉初的豪杰,彭越并不是特别有名。

    彭越与韩信不一样,他并不擅长带兵从正面进攻敌人。而与之相反,彭越常常袭扰敌军的后方,迫使敌军回援。也基于此,彭越成为了楚汉相争之时一位战术特殊、避实就虚的将军。彭越真是堪称“游击战的始祖”了。

    彭越立下垓下大战之功那一年,是公元前203年,就在著名的“鸿门宴”不久,张良和陈平向刘邦建议:“汉军已占天下大半,诸侯纷纷归附;西楚兵马则疲惫不堪,粮草缺乏,这正是灭楚的好时机。”于是,刘邦撕毁了与项羽的和议,立即发动了进攻,楚汉之间的大决战终于爆发了。

    垓下一战,韩信作为前军先锋,千里奔袭,包抄项羽;而彭越则是在后方不断地袭扰楚军。在韩信与彭越两位将军相互配合之下,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天下终于归属于汉。

    故事说到这儿,回到开头的话题:呼与吸。有人在合作中认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很重要的,在上面这个故事当中,我们能找到一定的规律:若无彭越的“呼”,便不会有韩信之“吸”了。合作的目的是配合与共赢,而绝非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倘若只有孤芳自赏,我想也不会有韩信的垓下大捷了。

五个手指,合力为拳

    摊开手掌,五个手指伸展于眼前。

    当人们看着自己的手指时,常常会想起一位伟人说过的话:

    “一个指头打不赢敌人,两个指头也打不赢,五个指头还打不赢。但是攥成一个拳头,就打赢了。”

    五指攥成一个拳头,才能拎得起重担,才能打得赢敌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协作,配合密切,方是取得成功之道。

合作之难,难在内部

    合作是制胜之道,这谁都懂。但是,合作往往又很困难。

    因为合作常常受到内部的阻力。就像两个齿轮,彼此契合在一起,相互带动,则能使机器正常运转;但是如果一个齿轮的齿,和另一个齿轮对不上,则两个齿轮便不但无法相互带动,反而会不断相互损耗。

    即使是个性相似的人,也常常会有难以相互契合之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模式、行事风格、价值取向和性格特点,许多事业的溃败,可以导源于团队合作的失误。

    那么,我们该如何相互合作呢?不妨看看下面的格言。

与人合作的格言

    我们之所以合作,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

    而且,这个目标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否则你也不愿意跟我合作。

    为了这个共同目标,我们应该相互包容彼此的缺点和不足。

    首先要打磨自身的棱角,这个过程无疑伴随着某种痛苦。但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人相互契合。

    我们要相互让步,但让步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利益。

    如果一方希望损失另一方的利益,那么合作就要面临瓦解。

    相互让步,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善于容纳不同,善于包容别人与自己的差异,善于为了合作的大局,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的利益。

    时时刻刻降低身段,保持谦和,不要太过在乎自己的面子。

    相互交流时,顾及对方的尊严,聆听对方,即使观点不同,也不要急于否定对方。

    处境越是困难,我们就越是应该诚恳相待,保持团队内部的相互信赖。

    永远,永远,永远不搞窝里斗。

 

浅见: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友谊是人间最大的乐事,而那些通力合作、一起南征北战、彼此密切配合的好友,结下的友谊才最为深厚,最为不可动摇,最为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