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刘义庆编写过一部魏晋时期名人趣事的小说集《世说新语》。在《德行》一篇中,记录了一则荀巨伯在生死关头,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故事。
有个名叫荀巨伯的人,一日闻听好友生病了,便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地去探望朋友。然而,就在他来到朋友家里不久时,突然传来隆隆的战鼓声。是胡人前来进攻。大战将即,朋友连忙劝说荀巨伯:“我知道自己的病情,将不久于人世,你还是不要管我,你快走吧!,”荀巨伯说道:“如此情形,我怎能丢下朋友而不顾,而独自逃生呢!”
荀巨伯坚持留下来,照顾朋友。没过多久,胡人攻破了城池,并闯进门来。胡人见到荀巨伯一副临危不惧的样子,满腹狐疑地问道:“我们大军已到,整座城池里的人都跑了,怎么你不跑呢?”荀巨伯正色道:“我的朋友重病在身,我不忍把他一人留下。你们要杀,便杀我,我愿用我的生命来换我朋友的性命。”
胡人闻听,感佩荀巨伯的胆识,更为他为朋友的情感真挚而所感动,于是放过了二人。不多时,这件事情被胡人的首领知道了,胡人首领亦被荀巨伯的重情重义之举所感动,于是下令停止了抢劫,并率领胡人撤出了城池。
性命是宝贵的,但比性命更宝贵的则是纯善温良忠勇仁义的本性。舍身取义,古今有之。荀巨伯大义之举,堪称忠义之楷模。这里,我也推荐大家闲暇之时,读一读《世说新语》,会有更多的收获与启迪。
民警刘立忠舍生忘死
《潇湘晨报》报道,湖南省湘潭市有位民警,名叫刘立忠,是一名副科级侦查员、二级警督。2015年10月26日上午,犯罪嫌疑人刘亮手持尖刀,来到一家商场,向周围群众挥舞尖刀。刘立忠和协警接到警情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
犯罪嫌疑人刘亮,男,38岁,湖南省湘乡市人。前些天,他与邻居黄某发生了纠纷,一直怨气在胸。于是,他潜入其邻居家中,将邻居杀死在家中。不久后,他在商场购买了一台电视机,然而商场却未开具发票。刘亮于是手持尖刀,回到商场,前来找麻烦,高呼“我要杀人”。
刘立忠来到现场后,见到手持利器的犯罪嫌疑人,奋不顾身,冲上前去,希望将他控制住。而刘亮则手握尖刀,向刘立忠胸部、腋窝、腹股沟处刺过去。最终,犯罪嫌疑人被控制住了,而刘立忠多处受伤。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于当天11时55分英勇牺牲,年仅47岁。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仅在2015年,全国就有438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牺牲民警的平均年龄仅为46.3岁。这些因公牺牲的干警,以其舍生取义的精神,无愧于人民警察的称号,无愧于警帽上闪闪发亮的警徽。
程婴与公孙杵臼的自我牺牲
春秋晋灵公时,晋国有位文臣,名叫赵盾;赵盾有两位门客,一名叫程婴,一名叫公孙杵(chǔ)臼(jiù)。赵盾对二人不薄,二人对赵盾也忠心耿耿。
晋国的武臣屠岸贾(gǔ),与赵盾不和。他在晋灵公面前构陷赵盾,说他是奸臣。于是,晋灵公下令,将赵盾全家三百余口满门抄斩。
赵盾全家遭遇这场灭门惨祸,唯有儿子赵朔得以幸免。赵朔娶了晋灵公的女儿,是晋国的驸马。屠岸贾绝不放过一个活口,于是假传晋灵公之命,迫使赵朔自尽。赵朔死后,他所娶的公主剩下一个儿子,托付给赵家的门客程婴后,公主也自尽了。
程婴于是将婴儿放进药箱里,带出宫来,投奔公孙杵臼。屠岸贾得知赵盾还有个孙子活着,于是下令将全国的婴儿全部杀绝。
程婴与公孙杵臼二人,为了保全赵家血脉,决定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
程婴决定,将自己的儿子献出来,来代替赵盾的后代;公孙杵臼也决定挺身而出,代替程婴认罪,承认自己是偷藏赵盾家婴儿的人,来保全程婴的性命。
于是,程婴向屠岸贾告发,说公孙杵臼私藏了赵家的婴儿,屠岸贾派士兵来搜查,士兵将婴儿刺死,公孙杵臼大骂屠岸贾后,一头撞死在台阶上。
屠岸贾以为赵家已被灭族,心事已经了结。程婴因告发有功,被屠岸贾收为门客。赵家最后幸存的后代,更名改姓,改叫程勃,被程婴当成自己的儿子收养,后来又被屠岸贾收为义子。
后来,晋灵公去世,晋悼公登基,程勃也长大了。程婴将他的身世如实告诉他,程勃悲愤不已,将屠岸贾的所作所为向晋悼公禀告,晋悼公便将屠岸贾处死。于是程勃便报了血海深仇。为了大义,牺牲了自己亲生儿子的程婴,终于可以了结一桩心愿;牺牲了自己性命的公孙杵臼,终于可以安然长眠。
浅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人,必定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必定有锦绣山河一般的大爱,这样的人必定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