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永远戴着一副美丽的面孔,但一旦接近它,那面孔中的獠牙就会露出来。
秦汉之际的学者毛亨曾为《诗经》做注释,他在《小雅·巷伯》的注释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品行高尚,颇有君子风范。有一次他外出的时候遇到大雨,为了避雨他走进了一个庙宇。这个时候,有一位年轻女子也到庙中来避雨。到了深夜,大雨没有停的意思,于是两人便在庙中入睡。在夜里风雨交加,寒气逼人,女子被冻得无法入睡,于是便央求柳下惠,希望能在柳下惠的怀中取暖。柳下惠当然不肯,但女子恳请道:“我若冻出病来,家中的母亲无人服侍,你救我,就是就我母女两人。”柳下惠听到女子这样讲,便也无奈,于是便把女子抱入怀中,但一夜无眠,更无不轨之举。第二天,天明放亮,女子拜谢柳下惠告辞,此后这个故事便广为流传,人们都说:“柳下惠果然是真真君子呀。”自古以来,口中君子我们见得很多,但世中君子则着实不多,面对诱惑,需要的不仅仅是定力,更需要一份笃定的修为。
《湄公河行动》:毒品的诱惑
2016年9月30日,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首日票房便突破4050万;上映10天,票房突破5亿元。这部电影,改编于中国缉毒警察在湄公河的一次真实的缉毒行动。
2011年10月5日上午,两艘中国商船“华平号”和“玉兴8号”,在湄公河水域遭遇袭击,13名船员全部被反绑双手、蒙住双眼,被开枪扫射后沉尸水底。
经调查,袭击者为泰国毒枭控制的武装组织。这一武装组织规模甚大,据估计有160人左右,配备有火箭筒、自动步枪、机枪、手雷等武器。武装组织的成员中,有不少是儿童,他们从小被毒贩反复洗脑,并被用毒品控制。
武装组织的头目是泰国人糯康,他曾是泰国军队的一名士兵,后来盘踞在泰国、缅甸一带,制贩毒品,并且操纵武装力量,对过往湄公河的船只进行敲诈勒索、绑架和谋杀。为何糯康等人如此胆大妄为?因为毒品对他们巨大的诱惑力。
毒品利润空间极高。据《华商报》报道,加工厂生产出来的冰毒,每克不足200元,但几经转手,就能卖到800元。诱惑使他们残忍,让他们把儿童变成恶魔。
《公仪休拒鱼》
尽管《湄公河行动》中的毒枭无法抗拒诱惑而犯下大罪,但并非所有人都无法抵御诱惑。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那些奉公守法、善于抵御不良诱惑的官吏,写人《循吏列传》中。春秋时,鲁国有位宰相,名叫公仪休。他不仅遵守国法,秉持原则,而且善于抵御诱惑。
公仪休酷爱吃鱼,于是,有位宾客带来一条鱼,亲自上门,送给公仪休。公仪休断然不肯接纳。宾客说:“我听说您爱吃鱼,才送给您鱼,为什么您不收下呢?”公仪休道:“正因为我爱吃鱼,我才不收鱼。现在我是鲁国的宰相,我想吃鱼可以自己买;假如我因为收下你的鱼遭到免职,谁还能给我鱼呢?所以我不能接受。”
为了使为官者不得与民争利,公仪休做出表率。尽管他很爱吃冬葵菜,他还是将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出来扔掉。为了防止织妇无法卖掉他们织出的布,尽管自己妻子织的布好,公仪休还是将家中的织机烧毁。
浅见:子曰:“食色性也。”然而又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诱惑之所以能击倒人,是因为能够迎合人的本性;然而,诱惑之所以无法击倒所有人,是因为人们懂得为了更重要的事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