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位君主,耗资千金,想要买一匹千里马,却买不到。
有人对君主说:‘让我去买吧!’君主答应了。这人虽然见到一匹千里马,但这马已经死了。此人花去五百金,将死马的尸骨买回来。君主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买来死马的尸骨?”那买马的人说:“您若连死马都愿意花五百金去买,天下人必定认为您爱千里马胜过一切,千里马不久就会买到了。”果然未过一年,就有许多人前来献上千里马。
燕昭王继位之初,燕国遭受齐国的入侵,风雨飘摇。客卿郭隗(wěi)先生便讲了上面这个“千金买骨”的故事,于是燕昭王降低自己的身段,支付丰厚的报酬,建造黄金宫,以招揽人才。一时间“士争凑燕”,燕国从此强大起来,最终战胜了齐国。
其实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往往是也会被我们形容为千里马,但若有人想把他们组织起来,以成大事,那么这人必须做伯乐才行。
人才引流的怪象
海外人才引进,是今天中国的一大社会热点。曾几何时,高端人才流失现象让人扼腕痛惜。2015年,《环球时报》报道,我国顶尖人才流失数量高居世界第一,公派的留学人才87%不归国。据人民网报道。近九成中国留美人才选择不回国,中国理工科博士留在美国的比例位居各国之首。
墨子在《尚贤篇》中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也说:“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所幸,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2016年,上海实施了海外人才引进政策30条,重庆举办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河南也进行了“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
随着中国对人才事业的重视,以及对海外人才引进力度的增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定会真正出现“唯才是举,人才辈出”的局面。然而,中国的土生土长的人才,竟然要被重新“引流”回中国,岂不怪哉?
爱才如命的田文
战国时,齐威王有个孙子,名叫田文。他生性宅心仁厚,渴慕贤才。
田文招揽人才,不论贵贱,不论国籍,不论出身,哪怕是犯了罪逃亡的人,也一样平等相待。田文与那些出身贫贱的宾客们聊天时,会不经意间询问他们亲戚的住处,并且安排侍从,悄悄将住处记录下来。等到客人离开,田文便将礼品送到他们亲戚手中。
有一次,一个宾客认为,田文给他吃的饭食品质不精。其实,并不是田文冷落他,而是给他端上饭食的时候,有人遮住了旁边灯火的光,饭食被罩上一层影子,因此菜色并不诱人。田文得知此事,将自己的饭端给他看:“你看看我吃的是什么呢?”宾客看到,主任吃的饭还不如自己,惭愧不堪,拔剑自刭。从此,前来归附田文的宾客更多了。
同样是一个有一定本事的人,可以被视为平常人,也可以被视为人才;同样是一个人才,可以被视如珍宝,也可以被弃若敝屣。究竟应如何对待这个人,体现了选人者识人的眼光。
正因为有诸多人才的帮助,田文才得以联合齐、韩、魏三国,攻入秦国函谷关内。田文去世后,他被人们谥称为“孟尝君”。王安石曾评价他道:“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浅见:《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一个“养”字,道破对待人才应有的态度。何为“养”?精神上敬之、爱之,物质上足之、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