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以止

2016-11-04 18:11:00.0

    《周易》中有一句话,含义深刻。这句话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是说,刚柔交错,是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通过文治教化,而让百姓明白止乎于礼,则是人间的人伦规律。观察天道的规律,能洞察春秋寒暑的时序变化,从而明白耕种与收获的时间;观察人伦的规律,则能够教化世人,使全天下趋向于文明。

    文明以止,“止”字的字面意义是终止,是有所不为。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无限膨胀的欲望,足以让人间充满争斗和混乱,足以给人类社会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文明就是要通过礼仪和伦常,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有所不为。

1

    文明社会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有制度,有法律,有道德。制度与法律是来自外界的刚性约束,而道德则是来自内心的自我约束。

    金元之际,有位理学家、教育家,名叫许衡。他生逢乱世,一次逃难之时,路过河阳,天气暑热,看到路旁有颗梨树,挂满了香甜的梨子。一同逃难的人纷纷跑过去,攀上梨树摘梨来吃。许衡却不为所动,他说:“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不能吃这梨。”别人说:“现在世道纷乱,这梨树没有主人。”许衡答道:“梨树没有主人,但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后来,蒙古灭亡宋金,一统天下,忽必烈召许衡入京为相,许衡告病还乡。许衡死后,四方的学者都来到他坟墓旁哀哭,有的学者甚至不远千里而来。

2

    如果人们所有的行为都没有受到任何约束,就难免沦于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

    2016年8月,在甘肃省白银市工业学校的小卖部内,一名潜逃二十八年之久的连环杀人案凶手被警方抓获。1988年到2002年间,这名杀人凶手在白银市先后杀害了十一名身穿红衣的女子。其作案手段之残忍,作案次数之多,社会影响之大,为改革开放以来所罕见。

    高某于1964年生于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某村。他曾经孝顺乖巧,从不和人争吵;高某的父亲去世前,高某时时守在床前照料。他性情平和,没人敢相信他竟然是杀人凶手。

    高某的影集中,夹着一张红衣女子的照片,那女子是高某的亲戚,高某曾表示“很佩服照片上这名女子”。经警方调查,高某有较为严重的性变态心理,有性功能间歇性障碍症,对女性怀有仇恨心理。当警方询问他为什么杀人时,他回答道:“不杀人心里就不舒服。”

    法律之网,其实是文明之网,它在用一根根高压线编成的网绳,来消灭人们闯禁区的天性。于是,高某犯案潜逃二十八年,今天终于认罪伏法。

    浅见:《孟子·离娄下》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有堤坝,方可以正河道;正河道,方可以行舟楫。倘若无堤坝,大水漫漶,则无须舟楫,人尽在水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