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2016-10-20 17:58:52.0

    中国有句古话:“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凡是行骗者,大多都是聪明人,但这种聪明欺己、欺人、欺天。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叫陈策的人在集市上买了一头骡子回来,买回后才发现,这骡子根本无法骑,因为骡子的背是隆起的,但陈策并没有把骡子再卖掉,而是养在家中。陈策的儿子觉得,买了一头骡子回来,既然不能骑,养它何用?于是便把骡子的背上的皮磨破,拉到集市上卖掉。

    陈策得知后大怒,追上了买主,告诉买主说,这骡子不能骑,因为它无法固定鞍韂。反复试验之后,买主相信,感谢之后离去。

    诚信是有一个前提的。先有诚实,方有信任。

    如今电信诈骗颇为猖獗。山东临沂有位刚考取大学的女生,名叫徐玉玉,今年18岁。她生性老实,且勤奋好学。今年高考,她考取了南京邮电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明确要求,8月20日之前必须把9900元学费汇入学校指定的银行卡内。

    但是,她的家境并不宽裕。她的母亲腿部残疾,无法工作,全家生计只能指望父亲一人的艰辛劳作。父亲在建筑工地打零工,虽然起早贪黑,但仍不宽裕。虽然凭他的收入,勉强交得起学费,但除学费之外的其它费用,却无能为力了。因此,交学费的前几天,父亲带着徐玉玉前往区教育局,申请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教育局表示,助学金几天后就能发下来。

    8月19号,交学费的前一天,徐玉玉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助学金现在就发放,务必立刻赶到ATM机旁进行领取。按照对方的要求,徐玉玉赶到ATM机处。结果,她银行卡中9900元学费全部被转走,此时她才恍然大悟:她刚才接到的电话是诈骗电话。因悲伤过度,徐玉玉在报警回来的路上,心脏骤停而去世。骗子原本只想骗取9900元钱,却没有预料到,欺骗不仅能夺去他人的钱财,也能夺去他人的生命。

   诚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中国古籍中,关于诚信的故事不胜枚举。

   《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有充足的食物,充足的军备,还要有人民的相互信任。”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在这三者中必须去掉其中之一,应该先去掉什么?”孔子说:“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在剩下的二者中再去掉其一,应该去掉什么?”孔子说:“去掉食物。自古人人都会死亡,但人民没有诚实和信任,国家就无法立足。”

   《史记》中也记载着一则关于诚信的典故。项羽帐下有位勇将,名叫季布,他以信守诺言、诚实不欺而声名远扬。他的一位楚地的同乡说过这样一句话:“得到黄金一百斤,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季布的名望,来自他的诚信。“一诺千金”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唯有不欺人,才能不自欺;唯有不自欺,才能坦坦荡荡。社会风气之淳厚与否,溯其根本,也取决于人们是否相互信任,而相互信任,则是一个文明社会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满貊之邦,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