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而行

2016-10-20 16:48:18.0

  在路上,有擦肩而过亦有顺路同行,走着走着散了,并非抛弃或背叛,而是远方的不同。正所谓,路不通不能为伴,道不同不相为谋。

  战国时期,魏武侯曾向法家鼻祖李克求教如何识人用人之法,李克给出五点建议,今天看来亦获益匪浅。

  第一,居视其所亲。看其生活中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是亲近品德之人,还是喜好纨绔小人。

  第二,富视其所与。看其如何支配财富,是贪图享乐还是乐善好施。

  第三,达视其所举。看其拥有地位时,任用和举荐的是什么人。

  第四,窘其所不为。看其处在逆境时,所保有的品德操守。

  第五,贫视其所不取。看其潦倒清贫之时,亦不取不义之财。 

  《论语·卫灵公》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人生道路上,应与有德行的君子同行。但现实生活中,却俨然存在另外一番景象:人们生活在一起,往往不是因为君子同道而行,而是因为相互将就,才勉强凑合在一起。种种恶习大约就是这样沾染、这样维持的。

   诚然,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因为家庭出身,有时因为求学和供职的环境,有时因为业务往来,我们必须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理想的朋友,实在是太少了。

 

  但如果任由这种将就的“情谊”发展下去,我们便混杂在平庸的人际关系之中,这时候,我们就与更大的世界在无形中隔绝开了。当真正吸引我们的人在生活中出现,而我们却因一身浊气无法接近他们,到那时,我们自己将会承受多大的损失呢?

  《论语·为政》云:“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其中含义,各家各派的解释,各不相同。有人说它的意思是“君子团结他人但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但不团结他人”;有人说是“君子守礼但不合群,小人合群但不守礼”;还有人说是“君子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小人则对有的人好,对有的人不好”。

  或许,孔子这句话,可以这样解读:我们身处的小环境,总希望为我们染上颜色;但是君子总能防止自己被染上不该染的颜色,而小人却不能。因此当一个君子,与另一个君子不期而遇的时候,两个人总能结伴而行。

  浅见 :子曰:“乐多贤友,益矣。”

  与君子并肩而行,无论是谁,都必耳濡目染君子之德;与小人沆瀣一气,无论是谁,都难免堕入小人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