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人之初》: “熊孩子”与规矩意识

2016-11-04 18:09:26.0

“人之初”与“熊孩子”

    著名儒家蒙学读物《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然而,今天却有很多孩童,似乎看起来并非“生性本善”。

    在今天的互联网上,“熊孩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热词。所谓“熊孩子”,是指那些特别调皮、难于管教的孩子。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类孩子在我们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

    知乎网上有位网友表示,他曾花许多钱买来日本动漫人物的模型,将这些模型视为珍宝,珍藏在自己卧室的书柜中,书柜的玻璃门一般是紧闭的。可是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带来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这孩子在家里四处乱窜,未经许可就进入卧室,私自打开书柜的门,并将里面的模型拿出来,散落一地,并且将许多模型的头或是胳膊掰断了。

    待那位网友走入卧室,看到自己珍藏的模型“惨遭毒手”,顿时怒火烧身。他向家长要求赔偿,家长却觉得,这些模型根本不需要多少钱。等到那位网友晒出账单,昂贵的价码呈现在家长面前,家长方知自己的孩子闯了大祸。

苟不教,性乃迁:体罚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三字经》中还说:“苟不教,性乃迁。”如果对孩童的教育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他们就会受到各种不良影响。

    不少人认为,对“熊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体罚。《浙江新闻》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5%的家长认为,“熊孩子太皮,适当体罚很有必要”。

    因此,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一位姓黄的母亲,买来一块实木的搓衣板,送给上初二的孩子当新学期的礼物,一旦孩子在家庭生活方面犯错,例如没有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就跪搓衣板平整的那面;一旦孩子在学习方面犯了错误,如迟到早退、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就跪搓衣板有纹路的那面,“惩罚力度加大”。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陈先生说:“体罚可以最大程度让孩子少犯错,或者不犯同样的错误。”他已经记不清儿子曾经因犯错被他打过多少次。有一回,儿子为了买零食,从他的钱包内偷拿了钱,被他发现后,当即“一顿暴揍”。

    瑞典在1979年立法禁止体罚孩子,成为全球第一个立法禁止体罚的国家。据《深圳晚报》报道,如果孩子在课堂上用手机玩游戏,被老师没收了手机,那么,家长就会投诉这名老师。然而,在健全的禁止体罚的法律保护下,时至今日,瑞典的孩子越来越自我,越来越不讲礼貌。瑞典人戴维·埃伯哈德在《孩子们如何夺了权》一书中说:“瑞典的孩子在家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父母已经失去控制权。”

国学的教育:规矩

    正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教书先生总是拿着一柄戒尺,每当学生走神,或者背不出书时,先生就用戒尺打他的手心。

    现代社会虽然不主张体罚,但是,我们依然应该格外重视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

    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曾根据《论语》中的名言“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写出一篇《弟子规》。“弟子”二字表明这是一篇蒙学读物,而“规”字则表明这一读物倡导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

    “熊孩子”的产生,多半与家庭教育方式缺乏规矩意识有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不妨从《弟子规》中寻取解决途径。

    在前面的例子中,“熊孩子”私自闯入别人卧室,打开书柜的门,取出别人的模型,并将之毁坏。这表明这个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太强,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而《弟子规》中则说:“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又说:“凡取予,必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倘若孩子的父母平时能多花些时间,让孩子读一读以上《弟子规》中的两句话,也许孩子的行为会收敛许多。